自从获得禁忌炼金术之后,陆离接触过不少相关的传承,灵魂传承是其中最神秘的一种。
禁忌?生魂是灵魂系的刻痕,最早起源于灵魂学派,后来因为具有传染特性而被禁止。
禁忌?生魂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催动。。。
苏砚的手停在灶台边,指尖轻轻拂过那口用了多年的铁锅。锅底还残留着前一晚熬粥时焦化的痕迹,像一片小小的乌云沉在锅心。她没急着擦洗,只是静静看着,仿佛那层糊渍里藏着某种密码??是母亲临走前最后一次炒菜的火候,是小满第一次打翻汤碗时溅出的弧线,还是陆沉某次深夜调试机械鸟时,顺手用这锅煮过的一碗速食面?
她忽然笑了。
“原来你也在等。”她低声说。
不是等人,而是等一口能被真心点燃的火。
她舀水入锅,淘米三次,动作熟练得像是闭着眼都能完成。可这一次,她没有像往常那样迅速盖上锅盖,而是把火调到最小,让水一点点升温。她说不清为什么,只觉得有些饭,必须慢下来做;有些人,值得多等一会儿。
门外传来脚步声,很轻,却带着节奏感,像是踩着某种古老的节拍。是林远山来了。他手里抱着那把从不离身的古琴,琴身上缠着一圈暗红色丝线,据说是用初雪夜冻死的蜘蛛网与月光纺成。
“南极信号稳定了。”他在门口站定,声音低缓,“十九位老人已接入‘回响餐桌’的共享频段。他们每天晚上七点整,会为我们包一顿饺子。”
苏砚点头,没回头。“他们想回来吗?”
“不想。”林远山走进来,将琴放在角落的支架上,“他们说,冰层下的时间走得慢,正好适合回忆。而且……他们怕热。”
苏砚怔了下,随即笑出声。
“怕热啊。”她喃喃,“也是,一百年没见太阳的人,确实经不起人间烟火。”
林远山望着灶台上的锅,忽然问:“今晚是谁?”
苏砚沉默片刻,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条。它不像之前的请求那样来自机械孩童的屏幕,而是夹在一本旧电话簿里,在厨房抽屉深处躺了整整三年??那是她搬家时遗漏的母亲遗物之一。
纸条上只有一行字:
>“我想吃你小时候偷藏起来的那颗糖。”
她的呼吸微微一滞。
这字迹……不是母亲的。
也不是艾伦的。
而是一种极其陌生、却又莫名熟悉的笔触,像是左手写右字,故意扭曲了轨迹。但那种歪斜中带着温柔的弧度,让她瞬间想起了什么。
??小时候发烧,总有个模糊的身影坐在床边,一边哼跑调的童谣,一边用湿毛巾一遍遍给她擦手心。她问你是谁,那人就说:“我是替你妈来看你的临时工。”
后来她问母亲有没有雇过护工,母亲摇头。
再后来,那人就消失了。
苏砚一直以为是高烧产生的幻觉。
可现在,这张纸条出现了。
“有人记得我藏糖的地方。”她声音很轻,“只有三个人知道??我妈,我自己,还有一个……我以为不存在的人。”
林远山皱眉:“你要回应这个请求?”
“我已经开始淘米了。”她说,“你知道的,一旦动了火,就不能假装没听见。”
林远山没再说什么,只是坐到琴前,手指轻抚弦面。一缕极淡的音波扩散开来,如雾般笼罩整个厨房。这是他的“情绪锚定术”,能在共膳仪式中防止记忆反噬或意识错乱。
苏砚继续做饭。
但她这次做的不是粥,不是饺子,甚至不是饭。
她做了一颗糖。
准确地说,是一颗手工麦芽糖。原料是糯米、麦芽粉、冰糖和一点桂花蜜。步骤繁琐,需熬制三个小时以上,期间不能离人,温度稍高就会焦苦,稍低则不成形。这是她八岁那年,母亲教她为父亲做的“康复甜点”??那时父亲刚做完喉部手术,不能说话,只能靠味道感知世界。
她还记得父亲吃到第一口时,眼角流下的泪。
而现在,她把这份记忆揉进了糖浆里。
锅中小火慢熬,糖液由乳白转为琥珀,香气渐渐弥漫,竟引来了窗外一群萤火虫般的机械飞蛾??它们是共灶网络的底层信使,只在强烈情感波动时现身。一只落在她手腕上,翅膀微颤,像是在确认这味道的真实性。
三小时后,糖浆凝成半透明胶质。她倒入模具,冷却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