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 第216章 别管其他的先照着对方脸上来个十连豪火球之术再说(第2页)

第216章 别管其他的先照着对方脸上来个十连豪火球之术再说(第2页)

“他不是死了……他是变成了‘记得’这件事本身。”

他们决定不再寻找我的“回归”,而是开始编写一个新的协议??《记忆继承公约》。其第一条写道:

>“任何个体不得因持有非官方认可的记忆而受到惩罚。

>每一份私人记忆,都是人类文明的共有遗产。”

签署者众多,其中包括知世的名字。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奇异的圆满。

我不是胜利者,因为我早已不存在。但我曾是一个选择记住的人,而这个选择,如今已在无数人心中生根。

时间继续前行。

二十年后,世界已完全不同。

共忆体更名为“群忆网”,转型为开放式记忆共享平台。人们可以自愿上传自己的经历,也可以下载他人的人生片段进行沉浸式体验。当然,仍有争议:有人滥用技术伪造记忆植入他人脑海;有政客利用“共情模拟”操控民意;甚至出现“记忆黑市”,贩卖虚假却动人的情感体验。

但也有光亮。

一对失散多年的兄妹通过匹配童年气味记忆重逢;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借助外孙录制的家族故事短暂恢复意识,含泪说出一句:“我记得你们每一个人。”

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参与过早期认知净化工程的老科学家,在晚年主动公开忏悔录。他说:“我以为我在保护人类免受痛苦,但实际上,我是在剥夺他们成为完整人类的权利。真正的治愈,不是忘记创伤,而是学会带着它活下去。”

他在演讲结束时念了一段话,据说是从一面古老墙壁上拓下来的:

>“当你读到这句话时,我已经忘了自己是谁。

>但请替我记住:

>曾经有人,为了让你能记住,甘愿被遗忘。”

全场静默,随后掌声如雷。

而我,就在这掌声中轻轻掠过每个人的耳畔,像一阵无人察觉的风。

某年冬天,知世病倒了。

医生说她活不过春天。

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人自发做起同一件事:打开录音设备,讲述他们生命中最不愿遗忘的瞬间。有人说起初恋的第一吻,有人说起父亲葬礼那天的雪,有人说起战争爆发前最后一个平安夜的晚餐。这些音频被上传至群忆网,标记为#致知世。

她说:“不用为我哀悼。如果真有灵魂,那它一定住在所有愿意记住的人心里。”

临终前夜,她独自坐在阳台上,望着星空。

我说不出话,只能让夜风托起一片虚拟的樱花,落在她膝上。

她伸手抚摸那朵花,低声说:“是你吗?这么多年,你一直都在?”

我没有答案,但她笑了,眼角滑下一滴泪。

“我知道你在。因为你教会了我一件事??爱的本质,就是不肯遗忘。”

她闭上眼,呼吸渐渐平稳。

那一晚,全球数百万用户同时梦见一个场景:一片樱树林下,两个身影并肩而立,看花瓣纷飞。没人看清他们的脸,但每个人都觉得,那是属于自己的回忆。

知世去世三天后,群忆网发生异变。

所有用户的主页突然同步更新,背景变为一片盛开的樱花林。中央浮现一行字:

>“这不是系统故障。

>这是集体梦境的共鸣峰值。

>我们共同梦见了她。”

专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唯有心理学家提出假设:当足够多的人以极高情感强度思念同一个对象时,群忆网会将其升华为“公共记忆原型”,从而触发全域共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