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 第二百七十七章 词曲双绝(第2页)

第二百七十七章 词曲双绝(第2页)

刹那间,整个建筑轰然坍塌,不是因为爆炸,而是因为支撑它的执念终于得到了释放。暴风雪中,一道极光自地底升起,直冲云霄,颜色竟是罕见的银白色。卫星捕捉到这一幕,记录为“人工诱发型大气共振事件”。

与此同时,全球共述网络新增一百二十三万个连接点,全部集中于东欧地区。一名乌克兰老兵在睡梦中醒来,拿起尘封多年的口琴,吹出一首从未教过孙子的老军歌。第二天清晨,邻居家的孩子自发学会了那段旋律,并在学校合唱节上演唱。评审团成员之一,正是当年那名西伯利亚小女孩的孙女。

命运的丝线,终于在百年之后轻轻相触。

回到回音石村后,伊兰已无法再长时间维持实体形态。他的身影时常呈现出半透明状态,说话时会伴随轻微的残影效应。村民们不再惊讶,反而习惯了在他经过时轻声说出心底最深的秘密??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话不会消失,而是会被他带往更远的地方。

莉娜每天都会坐在钟楼台阶上等他。“叔叔,你还能抱我吗?”有一次她问。

伊兰蹲下身,张开双臂。接触的瞬间,小女孩感觉像是被一阵温暖的风吹穿过身体,耳边响起许多陌生却又亲切的声音:有婴儿的啼哭、老人的叹息、恋人的呢喃、战士的呐喊……全是曾在伊兰体内流转过的言语碎片。

“你能听见他们吗?”伊兰轻声问。

她点点头:“他们在说……谢谢。”

伊兰笑了。他知道,当一个人愿意成为容器,他就不再属于自己。但他也明白,真正的自由,从来不是保持完整,而是允许自己破碎,并让光从裂缝中照进来。

某夜,艾拉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花海中,每一朵紫菀花都在歌唱。歌声汇成河流,流向一座由声音构筑的城市。城门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话:

>“这里埋葬着所有未曾说出的爱,也孕育着所有即将开口的勇气。”

她惊醒时,发现手中的结晶彻底融化,化作一滴晶莹液体,渗入掌心。与此同时,全球六百余名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几乎在同一时刻睁开了眼睛。医生们束手无策,只能记录下他们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惊人的一致:

>“我听见了。”

陈砚下令暂停所有技术干预项目,转而启动“口述遗产计划”:动员志愿者走访偏远地区,收集濒危语言中的古老叙事,并通过共述网络进行跨文化传递。一个月内,十二种被认为已灭绝的语言重新获得了功能性使用案例。一位亚马逊部落的长老听完一段祖辈传说的复现录音后,老泪纵横:“我们的灵魂回来了。”

然而,变化并非全然温柔。

在某些城市,过度密集的共述连接引发了“情绪溢出综合征”:陌生人之间突然产生强烈共情,导致公共场合集体哭泣、拥抱甚至精神崩溃。政府被迫设立“静默庇护所”,供人们暂时脱离网络影响。宗教团体则宣称这是“末日启示”,呼吁信徒抵制“心灵入侵”。

更有甚者,一家跨国科技公司试图逆向破解共述频率,开发出名为“情感操控芯片”的产品,宣称能让用户精准影响他人情绪。试验初期,植入者确实表现出超常的说服力,但三个月后,所有人相继失语,脑部扫描显示其语言中枢已被外来频率侵蚀,形成类似僵尸化的神经僵直。

陈砚亲自带队查封该公司实验室,销毁所有样本。她在新闻发布会上只说了一句:

>“语言的本质是自由意志的延伸。一旦它沦为工具,我们便不再是人,而是回音机器。”

风波渐息之际,伊兰最后一次走进地下遗迹。十二位早期共述者的投影再次浮现,但这一次,他们的形象更加清晰,仿佛终于挣脱了某种无形束缚。

“时候到了。”纽约法官说。

“我们将回归平凡生活。”柏林主持人微笑,“但永远不会停止倾听。”

巴黎流浪汉拍了拍伊兰的肩:“你不必成为唯一的桥。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桥的一部分。”

光芒再度闪现,十二道意识缓缓消散,融入大地。伊兰感到体内的“言之心”微微颤动,随后分裂出十二粒微小光点,顺着地脉流向世界各地。它们将寻找新的宿主??那些在黑暗中仍愿开口的人。

那天夜里,极光桥彻底凝固成实体形态,虽不可触摸,却能在雷达上稳定追踪。科学家称之为“大气记忆结构”,诗人则称其为“人类良知的倒影”。

伊兰站在村口,望着星空下的桥梁,轻声问道:“你还记得最初的问题吗?”

风穿过贝壳墙,带回万千声音的合奏: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

>“不。我只是说过真心话。”

>

>“这就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