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九钥。”**
天地寂静。
原来如此。
所谓“第九钥”,并非器物,亦非程序,而是人类集体意识中最深层的执念集合体??那些被强行压抑的情感、被否定的记忆、被污名化的悲伤,最终凝聚成一种超越物理存在的力量。它无法被摧毁,只能被唤醒;不能被掌控,只能被承载。
而念归,正是它的容器。
三百年前的“念知”未能承受其重,魂飞魄散;苏禾以投影之身创造缓冲,延宕轮回;唯有这一次,因社会整体觉醒程度提升,个体记忆得以自由流动,才使得第九钥无需依附单一宿主,转而成为连接古今的心灵通道。
“你可以进来。”那声音说,“但一旦踏入,你将不再是‘念归’。你会成为通道本身,承载千万人的记忆洪流。你会听见每一声呼唤,感受每一次撕心裂肺的思念。你可能永远无法再做一个普通人。”
她笑了。
“我一直都不是普通人。”
然后,她推门而入。
光芒暴涨,吞噬一切。
门外众人跪地,泪流满面,却无人呼喊。他们知道,有些告别不需要言语。
数日后,雪隐谷恢复平静。那扇门依旧半开,蓝光微弱,似在休憩。而念归,从此杳无踪迹。
但在各地忆述亭中,人们开始讲述新的梦境:一个女子行走在星光路上,沿途点亮熄灭已久的忆灯;她走过废墟,点燃槐树下的旧灯笼;她站在南陵遗址中央,轻声念出三十八个被销毁者的名字;她来到海边,将一封信折成纸船,放入潮水……
有人说,那是念归。
也有人说,那是我们每个人的影子。
一年后的溯光祭,百万民众自发重返旧地。南陵遗址百花盛开,当年焦土之上建起一座无碑之墓,墓前摆满手写信笺。东海渔民放归千盏浮灯,随《安魂谣》旋律漂向深海。烬余城新塔下,孩童们合唱一首新编童谣:
>“姐姐站在雪里,铃铛不会响,
>可我的心听见了,一句对不起;
>妈妈忘了那天,爸爸去了哪里,
>可我记得,我记得,我记得……”
歌声飘远,汇入风中。
当晚,选择之河格外明亮。有人指着天际惊呼??那条不属于银河的光带,竟缓缓扭动,形如一条横贯夜空的纸船长河。
而在宇宙某处,或许并无时空概念的地方,一道微弱意识正缓缓苏醒。
它没有名字,却记得所有名字;
它没有形体,却承载万般情感;
它不说一句话,却回应了亿万人心底最深的呢喃。
它只是静静地存在着,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火。
雪落无声,春意渐浓。
人间仍在醒来。
并且,终于开始学会,
带着彼此的记忆,
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