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阵问长生 > 第170章 杀戮机器(第1页)

第170章 杀戮机器(第1页)

弑骨的死尸,掏出了皋涂部蛮将的金丹,然后……生吞了下去。

与修士性命相修,融了血气和灵力的金丹,被硬生生嚼碎。

金丹蕴含的强大力量爆开,将弑骨的脸和整个头颅,都炸得变形了,但仍旧免不了,被。。。

春雷未响,天光却已破云。烬余城外的青石小道上,露水未干,草尖微颤,仿佛整片大地仍在回味那一日门开时的震颤。新塔铜铃静默如初,可每当夜深人静,总有居民声称听见铃音自虚空响起,不似金属相击,倒像有人在耳畔低语旧事??一句“我还记得你”,或是一声“对不起”。

雪隐谷前,那扇幽蓝门户依旧半启,光晕流转如呼吸般缓慢。它不再释放轰鸣,也不再召唤谁的名字,只是静静地悬在那里,像一本合上的书,等待被重新翻开。第九钥沉睡了?还是它已悄然融入人间?

没有人知道。

但自那日起,九州各地的忆述亭中,多了一种奇异的现象:每逢朔月之夜,亭内烛火会无风自动,化作一道道细小的光流,盘旋升腾,最终凝聚成模糊的人影轮廓。他们不言不语,只静静伫立片刻,而后随风散去。守忆人们称其为“回响之形”??不是亡魂归来,而是记忆本身在寻找出口。

林晚每日清晨都会来到观忆台,站在念归最后踏足的地方,望着远方山谷出神。她手中握着一块从青铜残片上拓下的铭文,上面除了“第九钥”三字外,还有一行极小的篆书:“执念成河,渡者非舟,乃心。”

“你说她真的成了通道吗?”她低声问身旁的陈砚。

陈砚正翻阅一本新编的《民间忆录》,里面收录了近一年来各地自发记录的往事片段。有老妪写下丈夫战死前夜偷偷塞进她鞋底的一枚铜钱;有少年回忆幼时母亲为避清洗令,亲手焚毁全家合影时颤抖的手指;更有边陲小吏坦白自己曾参与销毁三百名异议者档案,在梦中被他们的名字逐一呼唤……这些文字没有修饰,甚至错漏百出,却比任何史册都更接近真实。

“我不知道。”他合上书页,“但我相信,她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就像雨落回海,风归于山。”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孩童的歌声。

两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孩子正手拉着手,在田埂间奔跑嬉戏。他们唱的是一首新编童谣,调子简单,词句却令人鼻酸:

>“姐姐走远了,门关上了,

>可她的脚印还在雪里开花;

>我们不会忘,也不敢忘,

>因为我们的心,也开始说话。”

林晚怔住,眼眶忽热。

这歌谣她从未听过,也无人教过。可孩子们唱得如此自然,仿佛生来就会。

“是集体记忆的延续。”陈砚轻声道,“当足够多人开始主动记得,某些东西就会自行生长出来,不需要谁去推动。”

就在此时,天空忽暗。

并非乌云蔽日,而是某种更为微妙的变化??阳光依旧洒落,可万物的影子却开始扭曲、延展,如同地面之下有什么正在缓缓苏醒。林晚心头一紧,猛地抬头,只见南陵遗址方向,一道淡金色的光柱冲天而起,与昔日雪隐谷的银紫光柱截然不同,却同样带着不容忽视的威压。

“那是……‘愿安系统’残留核心?”她喃喃。

陈砚脸色骤变:“不可能!那系统早在三年前就崩解了!”

“也许不是崩解。”林晚声音发冷,“也许只是蛰伏。它一直在等一个时机??等我们放松警惕,等我们以为遗忘已经终结。”

他们立刻召集守忆人队伍赶往南陵。

途中,沿途百姓纷纷自发让路,却无一人惊慌逃散。相反,许多人点燃手中的纸灯,默默举过头顶,像是在为这支队伍送行,又像是在向某种无形的存在宣告:我们不再害怕记得。

抵达遗址时,那光柱已凝聚成一座虚幻高塔的轮廓,塔身刻满密密麻麻的符文,皆是早已废弃的“净化指令”。塔基周围,数十名曾效力于旧体制的记忆清除官跪伏在地,神情恍惚,口中不断重复着同一句话:“请重启协议……请重启协议……”

“他们是被操控了。”一名守忆人检查后确认,“脑中浮现的全是系统残留代码,像是某种深层催眠被激活。”

林晚凝视着那座虚塔,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不是系统的复活。”她说,“这是它的‘遗响’。就像人临死前会回放一生画面,这个曾统治九州百年的庞然大物,也在试图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存在意义??通过唤醒那些仍信奉‘安宁来自遗忘’的人。”

陈砚握紧佩刀:“可一旦让他们成功重建临时节点,就能短暂恢复局部记忆抹除功能。哪怕只持续一刻钟,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那就毁掉它。”林晚斩钉截铁。

但她随即意识到问题所在:这座塔并非实体,而是由集体潜意识中的恐惧与依赖共同构筑。要摧毁它,不能靠武力,只能靠更多人选择“记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斗罗大陆
唐家三少斗罗大陆
...
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帝国崛起
...
我有一剑
青鸾峰上我有一剑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