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煞一起,络绎不绝。
阴棠华走后没得几日,陈乾六就感觉到命煞滋生,心生警惕,等候了五七日,却又无动静,正狐疑间,就感应到了有杀伐之气,迤逦而来。
陈乾六忙开了灵眼,他虽然废功重修,但这灵眼。。。
秋分前夜,月隐于云。
她站在青崖山顶,手中握着那枚从铁盒里取出的旧发卡??生锈的金属夹着一朵干枯的紫花,是十二岁那年母亲别在她头上的最后一件礼物。风吹动她的衣角,像无数细小的声音在耳边低语:有孩子的笑声、老人的咳嗽、远方海浪拍打礁石的节奏。她闭上眼,任这些声音穿过耳膜,沉入心底。
她没有再试图控制第八塔,也没有联络任何盟友。她只是静静地坐着,如同当年那个蜷缩在听学院石阶上的女孩,等待时间滑向零点。
静默议会的“终焉协议”并非虚张声势。全球七大数据中枢同步启动了量子级信息封锁程序,代号“理性回归”。其核心是一种基于神经语言模型改造的认知病毒,名为“无感者Ⅸ型”。它不攻击身体,也不篡改记忆,而是悄然重写人类大脑中与共情相关的电化学通路??让人依旧能思考、计算、辩论,却再也无法真正理解他人的情绪波动。悲伤不再引发共鸣,愤怒失去传染力,甚至连爱也会被理性解构为荷尔蒙分泌的结果。
第一波感染始于纽约金融区。清晨六点,一名高管在会议中突然中断发言,面无表情地说:“我不明白你们为何对裁员方案表现出‘情绪化抵抗’,这纯粹是效率优化。”他说话时眼神清明,逻辑严密,但同事们却感到一阵寒意??因为他曾是公司里最热心帮助下属的心理导师。
随后,东京、巴黎、新德里……各大城市陆续报告类似病例。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一段视频:一位母亲抱着哭泣的孩子,反复轻声安慰,可孩子抬起头,眼神空洞地问:“妈妈,你说‘心疼我’是什么意思?你能用数据解释一下吗?”
与此同时,第八塔的能量场开始剧烈震荡。新生的“言木”枝干发黑,紫金纹路如退潮般消逝;虚拟现实中的共鸣节点接连断开,自动驾驶汽车的语音缓存区出现大面积静默。医院临终关怀病房里,原本通过呼吸频率传递情感的监测仪,突然变成了冰冷的数字跳动。
世界正在变得“更理性”,也更孤独。
但她早已料到这一刻。
就在收到黑客警告的第三天,她悄悄将一段原始代码注入全球开源网络,命名为《俗人守则》。这不是武器,也不是防御系统,而是一套极简的非语言交互协议??包含十三种手势、五种呼吸节奏、七种目光停留方式,全部源自人类最本能的身体语言。它不能阻止病毒入侵,但能在意识尚存之时,唤醒人与人之间被遗忘的默契。
她没署名,只留下一句话:
>**“如果你还记得怎么握住另一个人的手,请继续这么做。”**
这条协议像野火般蔓延。起初是南岭山区的老人们用手语教孙子讲述梦境;接着是北欧小镇的居民在街头互相对视十秒,作为打招呼的方式;后来连军方隔离区内的士兵也开始用敲击水杯的节奏传递暗号??三短一长,代表“我还活着,且未被同化”。
而在地下湖深处,那座布满裂痕的小石塔再次亮起微光。苔藓脉动恢复,铜镜虽碎,但残片仍在岩壁间漂浮,拼成新的图景:一个婴儿第一次抓住父亲的手指,一只流浪狗蜷缩在拾荒老人脚边,一对恋人隔着玻璃窗用唇语说“晚安”。
那股超越个体的意识并未离去,只是沉眠。此刻,它轻声道:
>“他们可以切断连接,但无法抹去本能。只要还有心跳,就有希望。”
秋分零点,全球clocks停摆一秒。
这是“终焉协议”全面激活的信号。
刹那间,北斗七星中最偏移的那一颗骤然黯淡,仿佛被无形之手掐灭。青崖山的桃林陷入死寂,连风都停滞了。井水翻涌,泛出墨黑色泡沫,像是地底深处正经历一场无声的撕裂。
她睁开眼,看见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而是感知层面的断裂。无数人的意识在同一刻失去了色彩,只剩下灰白的逻辑链条在运转。城市灯光依旧明亮,街道行人往来如常,但他们的眼神已不再交汇,笑容成了肌肉训练的结果,拥抱也只是社交礼仪。
她站起身,走向第八塔遗址。
途中,她遇见第一个“觉醒者”。
那是个盲童,住在山脚下的村子里。他看不见这个世界,却一直能“听见”情绪的颜色。今夜,他的耳朵流血不止,但他仍坚持坐在门前台阶上,双手贴地,倾听大地的震颤。
“姐姐,”他抬头,嘴角带着笑,“很多人睡着了,可是土地还在哭。”
她蹲下身,握住他的手。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呼气,再吸气,重复着《俗人守则》中的“安定节律”。男孩渐渐平静下来,眉头舒展。
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七天,她行走于废墟与秩序之间。
她在废弃的地铁站教流浪汉用脚步声编曲,在焚毁的图书馆废墟中带领幸存者以肢体剧重现古老传说,在被封锁的城市边缘组织“沉默游行”??数百人手拉手站立,整夜不动,只为证明彼此仍能感受到掌心的温度。
越来越多的人脱离病毒影响。不是因为他们免疫,而是因为在某个瞬间,某个人对他们做了某件小事:递水时多停留了一秒,摔倒时伸出了手,或是仅仅在一个眼神交错时,轻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