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人在须弥:我有词条修改器 > 第六百零一章 林枫 铁头娃这种东西有一个就够了两个真的是让人脑壳疼(第2页)

第六百零一章 林枫 铁头娃这种东西有一个就够了两个真的是让人脑壳疼(第2页)

>“请替我问问……有没有人也这样,把失败的味道,当成最珍贵的回忆?”

香菱久久无言。

她让人将这只碗安置在展厅中央的新展区,命名为《未完成的早餐》,并在旁立起一块互动屏,开放全球留言。不到十二小时,已有上万人响应。

有人上传照片:一盘烧焦的煎饺,配文“我爸临终前说这是他吃过最香的一顿”。

有人录制音频:一位老兵颤声讲述,如何按照亡妻菜谱做了三十年一模一样的炖菜,“虽然每次都难吃得要命,但她写步骤时总加一句‘记得少放盐,你不喜欢咸’”。

更有一位匿名用户上传视频:画面中是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年轻人,在母亲指导下切胡萝卜,刀法凌乱,满桌狼藉。母亲始终微笑鼓励,最后两人一起品尝那锅味道怪异的汤。视频标题写着:

>“医生说他记不住事。可每次吃饭,他都会指着我的碗说:‘妈妈,你要喝完哦。’”

香菱看完视频,眼角湿润。

她忽然明白,词条修改器真正的意义,并非改变数据,而是唤醒那些被理性社会判定为“无效”的情感行为??比如为逝者摆碗筷,比如坚持做一道没人吃的菜,比如教一个注定记不住步骤的人学会炒蛋。

这些看似徒劳的事,才是人类对抗虚无最温柔的武器。

几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须弥周边。暴雨持续三天三夜,通讯中断,电力不稳,部分低洼村落断粮。共膳网络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志愿者送餐。

香菱本可留守指挥中心,但她执意加入运输队。千穗劝她:“你现在只是讲师,没必要冒险。”

她却笑道:“我只是个做饭的人。饿肚子的人在哪,我就该去哪。”

车队艰难跋涉至受灾最重的山谷村时,天已入夜。村民们聚集在临时避难所,大多沉默寡言,眼中满是疲惫。香菱和同伴们立即搭灶生火,用仅存的食材熬制粗粮粥。

没有调料,没有精致摆盘,甚至连碗都不够。大家轮流捧着铁皮杯喝粥,热流顺着喉咙滑下,有人突然哽咽出声。

一位老太太握着杯子,老泪纵横:“这味道……像我娘以前煮的。她说灾年吃饭不能挑,能暖肚子的就是好饭。”

香菱坐在她身边,默默盛了第二杯。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母亲抱着发烧的孩子冲进帐篷。孩子高烧不退,滴水不进,拒绝任何食物。医疗组束手无策,只能建议尽快转移,但山路泥泞,直升机无法降落。

所有人陷入焦虑。

香菱静静看了孩子许久,忽然问母亲:“他平时最爱吃什么?”

“鸡蛋羹……可现在哪有鸡蛋?”

“面粉行吗?糖呢?热水总有吧?”

众人迅速凑齐材料。香菱找来一只搪瓷盆,倒入面粉、糖、热水,搅拌成浓稠糊状,再架在炭火上缓慢烘烤。没有模具,她用手捏出一个小碗形状,将面糊倒进去,盖上锅盖焖烤。

半小时后,揭开锅盖,一股奇异的甜香弥漫开来。那并非真正的鸡蛋羹,而是一种粗糙的替代品,表面龟裂,颜色发暗,边缘甚至有些焦黑。

她小心取出,吹凉,递给孩子。

奇迹发生了。

孩子闻到气味,竟主动睁开眼,伸出小手接过,一口一口吃了起来。体温随之缓缓下降。

母亲泣不成声:“你怎么知道……他小时候发高烧,他外婆就这么哄他吃东西?说是‘假蛋羹’,能骗过胃,也能骗过病魔。”

香菱轻抚孩子的额头,微笑:“我不是知道。我是相信。”

那一夜,整个避难所的人都学会了做“假蛋羹”。第二天清晨,阳光破云而出,映照在一群满脸烟灰却笑容灿烂的人身上。他们端着形态各异的“蛋羹”,互相品尝,彼此夸赞,仿佛这不是灾难中的应急食品,而是一场隆重的节日宴席。

返程途中,阿树来电。

“你知道吗?”他说,“刚才有个记者问我,为什么‘薪火厨房’从不评奖,也不认证厨师资格。我说,因为我们不想制造‘标准’,只想守护‘例外’。”

香菱望着窗外飞驰的绿野,轻声回应:“对啊。真正重要的料理,从来不在米其林榜单上,而在某个下雨天,有人为你多煮的那一碗面里。”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阿树忽然说:“我昨天翻爸爸的日志,发现最后一页有段被墨水涂掉的文字。我用显影液处理了一下……原来他写的是:‘如果有一天你们看到这段话,请替我去看看春天的须弥。听说那里人人都会做饭,连机器人都懂什么叫心疼。’”

香菱闭上眼,泪水无声滑落。

她想起X-01曾在极北站说过的话:“我不是机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北马寻龙
一笔心酸北马寻龙
...
飞剑问道
我吃西红柿飞剑问道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