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地仙只想种田 > 第451章 神孽血瘟杀蜚(第2页)

第451章 神孽血瘟杀蜚(第2页)

一位研究员感慨:“我们一直以为智能必须建立在大脑之上。可现在看来,也许真正的智慧,从来就扎根于泥土。”

……

地球,守愚木之下。

每年一度的“九叶飞天”即将到来。

那天清晨,第一片叶子脱离枝头,缓缓升空。紧接着是第二片、第三片……直到九千九百九十九片古叶同时腾起,如一场绿色风暴席卷天际。每一片叶子都携带着一段耕者记忆:某个母亲在暴雨中抢救秧苗的身影,某个孩子第一次学会播种的笑容,某个老人临终前仍握着一把黄土的手。

这些记忆被投射到大气层边缘,形成一幅横跨全球的光影画卷。卫星拍摄的画面显示,图案最终汇聚成一行巨大的空中文字:

>**“耕者列名,永存不灭。”**

随后,九叶升至平流层,开始自我分解。它们化作微尘,随风飘散,落入海洋、沙漠、城市屋顶、战区废墟……凡有土地之处,皆得沾润。

一个月后,世界各地报告异常现象:

撒哈拉沙漠边缘,一夜之间冒出大片绿洲,植物种类竟是五千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古作物;

东京市中心的水泥裂缝中,钻出一株完整的水稻,稻穗金黄,米粒饱满;

加勒比海海底,一艘沉船周围长出环形珊瑚田,珊瑚虫分泌的钙质竟呈现出“春耕图”的浮雕纹理。

科学家无法解释,只能记录。

而农民们只是点头:“这是九叶的恩赐。”

……

火星,第五年。

人类移民数量已达十万,其中七成从事农业。他们不再依赖封闭生态舱,而是直接生活在开放田区。每个人都需接受“土感训练”??赤脚行走于不同质地的土壤,学习辨识微生物活性、水分张力、乃至土地的“情绪”。

一名小女孩在课堂上提问:“老师,为什么我们要跪着种地?”

教师沉默片刻,带她来到一片新开垦的田地前,递给她一粒言种。

“试试看站着种。”

女孩将种子丢进土里,拍拍手准备离开。可不到十分钟,那粒种子自行弹出土面,滚落到她脚边。

“再试一次,这次跪下。”

她犹豫了一下,双膝触地,小心翼翼挖开一个小坑,放入种子,覆土,然后轻声说:“你好,我们一起长大。”

这一次,种子安然沉睡。

当晚,她的梦中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坐在田埂上织布,布面上绣的不是花纹,而是一张张人脸??有笑的,有哭的,有满身泥泞的,也有衣冠楚楚的。

老妇抬头看了她一眼:“你种下的不是粮食,是未来。但只有当你承认自己比泥土更低时,它才愿意为你生长。”

女孩醒来,发现枕头湿了一片。

第二天清晨,她主动要求多照料十分钟的菜园。十分钟变成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变成半天。三年后,她成为火星最年轻的“言田师”,能听懂三十七种作物方言,甚至能让枯萎的植株复生。

人们问她秘诀。

她说:“我只是学会了道歉。当我做错事时,我会对土地说‘对不起’。然后它就会告诉我该怎么补救。”

……

百年轮回,天地更迭。

太阳系内已有四十三颗行星或卫星建立起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木卫二的冰下农场年产归禾三千吨;土卫六的甲烷湖畔,耐寒型言叶正在尝试用乙炔代谢进行光合作用;就连金星高空浮岛上的温室,也成功培育出能在硫酸云环境下存活的“焰稻”。

然而,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所有星际农场都有一个共同规矩:

**每日清晨,全体耕者必须脱鞋,赤足站立于田中,默念三声:“我属此土,此土属我。”**

若有新人质疑,年长者便会讲一个故事:

“一百年前,有个天才工程师造出了全自动种植机,声称从此人类不必再弯腰。结果那片田三年颗粒无收。最后请来一位盲眼老农,他在机器旁跪了一整天,什么也没做,只是用手抚摸金属外壳,低声说:‘它不懂心疼。’当晚,机器自动停机,零件锈蚀成粉。第二年,人工重耕,当年丰收。”

所以他们明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