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愈演愈烈,连边境军营也开始动荡。一位戍边将领在阅兵时忽然落泪,宣布退伍返乡,并在临行前对全军说道:“我祖父曾是共忆殿守卫。他临死前告诉我:那天晚上,是皇帝下令焚烧记录,裴知远只是想阻止他们毁灭历史。他不是纵火者,他是救火人。”
这句话如野火燎原,迅速传遍十九州。
朝廷终于意识到,这场战争已无法靠暴力终结。于是,庆元十三年秋,皇帝亲自主持“正忆大典”,宣称将重新审查裴知远一案,并设立“御前忆审司”,邀请天下士人呈递证据。
沈青梧冷笑:“这是缓兵之计。他们要借‘公正审判’之名,将真相再度纳入他们的规则之中。”
林迟点头:“一旦进入朝廷体系,所有证据都会被筛选、修饰、重构。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裴知远‘部分无罪’,但仍‘有过失’,以此平息民怨,却不触动根本。”
“那就不能让他们主导审判。”沈青梧望向北方,“我们要另立一场审判??由记忆本身主持的审判。”
她取出裴知远留下的半截铜铃,轻轻一摇。
铃声未响,地面却微微震动。
同一时刻,全国三千六百座民忆亭同时开启共鸣模式,墙面浮现出统一影像: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桃树下,手持刻刀,一笔一划雕琢石碑。镜头缓缓推进,碑文显现:
>“此案无需朝堂裁决。
>审判之地,不在金殿,而在人心。
>审判之官,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每一个记得的人。
>
>请诸君自问:
>当你听见‘裴知远是叛徒’时,心中是否有一瞬怀疑?
>当你读到‘柳婉儿背叛爱人’时,胸口是否隐隐作痛?
>若有,那便是记忆在苏醒。
>
>现在,请你做出选择??
>相信谎言织就的史书,
>还是相信自己心底那一句:‘不对劲’?”
影像结束,亭中寂静无声。
而后,第一滴墨落下。
一名少年执笔,在墙上写下:“我选择相信我的梦。”
第二人写道:“我选择相信我娘的故事。”
第三人写道:“我选择相信那个冒着风雪送药的女人。”
一夜之间,全国上下,超过十万面墙壁被书写。人们不再等待官方定论,而是主动宣告自己的判断。这场由民间发起的“记忆公审”,成为帝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幕。
而就在这一夜,玄冰渊底的金属柱突然爆发出刺目绿光,整个冰层剧烈震荡。监控晶石显示,忆波频率出现异常波动??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遭遇了强大的反向冲击。
“怎么回事?”负责操控的黑袍人惊呼。
“因为……”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幕后传来,“你们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镜头转向阴影深处,一名被铁链锁住的老者抬起头,双目失明,嘴角却带着笑。
他是原共忆殿首席忆匠,十年前被秘密囚禁于此,被迫协助制造“记忆重写系统”。
此刻,他轻声道:
>“你们可以控制机器,可以封锁文字,可以杀死说话的人。
>但你们永远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