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当然明白玉阙仙尊的未尽之意。
两人联手,王玉阙撑它做仙盟真盟主,至少尝试一番,从而对抗水尊??金谷园神尊和罗刹??青蕊两联盟。
但苍山下意识的感觉是??啊,我?
一个最弱的扩容准。。。
铅笔燃起的那一刻,火光映在林知遥的眼底,像一颗坠落的星。她没有回头,却知道第八塔的呼吸已与大地同频??不再是孤独的守望者,而是无数心跳共振的回响。那支火焰不再只是象征,它成了活物,随着每一次提问而跳动,随着每一次沉默而低垂。十年过去,极光早已褪去颜色,但夜空中的电离层仍会因某句真挚的疑问泛起微光,仿佛宇宙眨了一下眼。
林知遥如今住在启明城外的一座小院里,院中种着一棵槐树,是从老塔旁移来的幼苗。每到春末,花瓣飘进窗台,落在她正在批阅的学生笔记上。这些孩子来自世界各地,有的是共感皮肤天生残缺的“静默族”后代,有的是在遗忘屋废墟边长大的孤儿。他们被送往“问学园”??由前理性同盟遗址改建的学校,课程不教公式与逻辑链,只教一件事:如何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困惑。
今天,一个名叫阿澈的男孩交来一篇作业,纸页边缘已被手指摩挲得发毛。他站在门口不敢进来,直到林知遥轻声说:“你可以走进来,也可以不说话,但如果你想问什么,我在这里。”
他终于迈步,将本子放在桌上。上面画着一幅图:一座黑色高塔矗立在雪原中央,塔顶有一扇紧闭的门,门前站着许多背影的人,全都低着头。而在远处山坡上,一个小女孩举着手,掌心向上,像是托着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下面是几行歪斜的字:
>“他们说那座塔吃掉了问题,所以没人敢靠近。可奶奶临死前告诉我,她曾在梦里听见塔里传来哭声。她说,也许不是塔不想开门,而是没有人肯先伸手。”
>
>“我想知道……如果我们都害怕回答,那提问还有意义吗?”
林知遥读完,久久未语。窗外雨滴敲打屋檐,节奏如心跳。她抬手抚过纸面,指尖忽然一热??那一瞬间,掌心的共感皮肤竟浮现出淡淡的纹路,像是有另一个意识正试图回应。
这不是偶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写下最深的问题时,会触发共感系统的异常共鸣。医学界称之为“跨代共振现象”,认为这是人类情感记忆通过基因编码传递的结果。那些曾被压抑、抹除、焚烧的情绪,并未真正消失,它们沉睡在血脉深处,等待一句唤醒的提问。
林知遥提笔,在男孩作业末尾写道:
>“提问的意义,不在于立刻得到答案,而在于让世界知道:你还在感受,你还未放弃理解他人。”
>
>“至于那扇门……或许它一直等着的,不是一个能打开它的人,而是一群愿意一起站在门前的人。”
她把本子还给阿澈时,看见他眼中闪过一丝光,像冰层下流动的溪水开始解冻。
当天夜里,西伯利亚传来警报。
一座原本已坍塌的遗忘屋遗址突然重新凝聚结构,墙体由水泥变为某种半透明晶体,内部空间扩张至百米高,屋顶浮现一行不断变换语言的文字:
**“你们吵够了吗?”**
更令人不安的是,全球共感网络监测到一股逆向脉冲,源头正是该地点。凡是近期内提出过“根本性问题”的人??比如“我们为何存在”“死亡之后是否还有联系”??其共感皮肤都会出现短暂失灵,伴随幻听:“安静点,别再搅乱秩序。”
林知遥连夜召集问学园核心教师团召开紧急会议。投影屏上显示着卫星图像,那座重生的遗忘屋正缓慢旋转,如同一颗苏醒的心脏。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一位曾参与破解‘理性-7’数据的老科学家沉声道,“它的能量模式与当年‘静默协议’完全一致,但更加……成熟。它已经学会了伪装成‘保护’。”
“它在说什么?”有人问。
“它在说,太多问题会导致混乱,而混乱终将毁灭文明。”林知遥望着屏幕,声音平静,“但它忘了,真正的混乱从来不是来自提问,而是来自拒绝倾听。”
她决定亲自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