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当日,皇帝亲临法庭,宣布:“裴寂有罪,但其初衷非恶。特赦其刑,改为终身监禁于终南山守碑院,每日抄录一百条平民共述,直至心灵真正悔悟。”
与此同时,朝廷颁布《听政法典》,明确规定:
一、任何机构不得以“价值判断”为由屏蔽公民共述;
二、所有算法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全民监督;
三、设立“沉默补偿金”,凡因系统失误导致言论被湮没者,国家予以精神抚慰与物质赔偿。
最令人动容的是第三条实施首日,财政部拨款百万贯,用于补偿历史上所有被焚毁、被遗忘的声音。这笔钱并未发放给个人,而是全部投入“失语者纪念碑”建设??一座由无数微型扬声器组成的环形塔,日夜播放着考古学家从古籍、壁画、残简中复原的古代普通人话语:
“今日麦收,喜。”
“妻病,药贵,愁。”
“儿问我:天为何蓝?我答不上来。”
“我爱过一个人,但她嫁给了别人。”
每一个声音都短促而真实,像雨滴落在干涸的土地上。
多年以后,这座碑塔被称为“万声冢”。每逢春分,人们绕塔行走,一边聆听,一边轻声回应:“我听见了。”
而在遥远的北极上空,那颗因人类情感共振而显现的暗星,亮度持续增强。天文台记录显示,它开始发出规律性脉冲信号,频率恰好与聆天木的生物电波完全同步。
某夜,守碑人梦见太平公主站在星河尽头,身穿紫裙,手持一卷竹简。她微笑道:“我曾以为,能让大唐人人敢说便是圆满。如今才懂,真正的完成,是让地球的声音穿越宇宙,告诉其他星辰:这里的生命,学会了彼此倾听。”
醒来后,他发现赎言木下多了一块新石碑,上面无字,唯有一面光滑如镜的晶面。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下时,镜中浮现出七个星辰排列成的图案,酷似汉字:
**“听。”**
从此,每年春分,当太阳、地球与那颗暗星连成一线,聆天木便会释放一道银光直冲云霄。科学家称之为“星际共述脉冲”,而百姓们更愿意相信??那是太平公主在替人类,向宇宙轻轻说一句:
“我们在说话,请你也听听我们好吗?”
雨又下了起来。
小女孩依旧蹲在赎言木前,耳朵贴着树干。母亲这次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坐在一旁,伸手接住从叶尖坠落的水珠。
忽然,女孩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不属于孩童的深邃光芒。
“妈妈,”她说,“刚才树告诉我,太平姐姐说,谢谢你十年前在桥头抱起那个哭泣的小乞丐,还给他擦眼泪。她说,那一刻,你也是倾听者。”
母亲猛地一震,泪水夺眶而出。
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那件事。那天她刚失去第一个孩子,走在桥上,看见一个小男孩蹲在角落嚎啕大哭,身边围着哄笑的人群。她走过去,蹲下,抱住他,说:“没关系,姐姐也在哭,我们一起哭完再说。”
后来她才知道,那孩子是被拐卖后逃脱的,整整三年没说过一句话。而那次相拥之后,他终于开口叫了一声“娘”。
原来,每一个微小的倾听,都会被世界深深记住。
雨越下越大,山谷中升起薄雾。赎言木与聆天木之间,那株写着“听见”的新芽已长至半尺高,两片嫩叶随风轻摇,仿佛在点头。
而在大唐的每个角落,无数人正停下脚步,转向身边的人,认真地说出一句:
“你刚才说的话,我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