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大唐协律郎 > 0535 宇文之才诚可惜(第1页)

0535 宇文之才诚可惜(第1页)

眼下天色早已经黑了下来,这个时候中书省的厨师其实也早已经下班了,仍在待命的乃是专门配给中书门下的服务人员。

中书省和中书门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书省是正常的朝廷行政机构,而中书门下则是完全围绕宰。。。

夜色如墨,笼罩着长安城的千门万户。张岱回到位于永乐坊的宅邸时,已是更鼓三响。仆从迎上前来欲接敕书,他却轻轻摇头,将那卷黄帛紧紧攥在手中,仿佛生怕它一旦离手便会化作风中尘埃。这不仅仅是一纸任命,更是帝王托付的一把利剑??锋刃所指,既是国之弊政,亦是权贵膏肓。

他独自步入书房,点起油灯,烛火摇曳映照四壁简朴陈设。案上堆着几卷《贞观政要》与《汉书?食货志》,皆是他平日研读之物。此刻凝视良久,终将敕书缓缓摊开,逐字细览。紫服银鱼袋虽未及佩戴,然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已压上肩头。括户使一职,名义上巡察诸道、清查隐户,实则如一把利刃插入豪强命脉,稍有不慎,便可能血溅五步。

窗外忽有轻叩声响起。张岱警觉抬头,只见一道黑影立于窗棂之外。“谁?”他低声喝问。

“八郎勿惊,是我。”声音低沉熟悉,正是王翰。

张岱起身推窗,王翰翻墙而入,衣袂带风,神色凝重。“你可知今夜已有三拨人暗中探访裴府?连东宫那边也有人走动频繁。圣上此举,震动朝野,各方势力已然蠢动。”他压低嗓音,“我刚从贺监处来,他让我转告你:切莫孤军深入,新政推行须步步为营。”

张岱默然片刻,端茶递去。“多谢贺公挂怀。但我既受命于君,岂能畏缩不前?隐户之患积弊已久,若再拖延,十年之后,朝廷赋税不足半数,边军粮饷难继,社稷危矣。”

王翰叹道:“道理我懂。可你知道最难的是什么?不是查账籍、核田亩,而是人心。天下士族盘根错节,地方官吏多与其联姻通财,你以为你在查户,其实是在掘他们的祖坟!宇文氏不过跳梁小丑,真正要对付的是那些百年望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哪一个不是门生故吏遍天下?”

张岱目光微闪,缓缓道:“正因为如此,才更要有人去做。若人人都怕得罪世家,那这江山迟早变成私产分封之地。我张岱出身寒门,无依无靠,正因如此,才能无所顾忌。”

王翰盯着他,忽然一笑:“你倒真是姜相公的好弟子,骨头比铁还硬。可你要记住,刀子不会只落在别人身上。你若动手,他们必反扑。而且??”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宫里未必全是干净人。今日圣上召你独对,看似荣宠备至,焉知不是把你推到风口浪尖替他挡箭?”

这话如冷水泼面,令张岱心头一凛。他自然明白帝王心术:玄宗欲行新政,却不愿亲自动手招怨,于是选一个年轻敢言、背景清白之人出面执剑,既能彰显天子英明,又能保留回旋余地。一旦事败,便可弃卒保车。

但他并不后悔。

“我知道自己是棋子,”张岱平静地说,“可只要这枚棋子能刺破黑暗,哪怕下一刻被碾成齑粉,又有何妨?”

王翰怔住,良久方叹:“罢了,你既已决意赴死局,我也只能尽力周旋。明日我会联络几位御史台同僚,先为你造势;另派心腹前往河南、河北打探地方隐户实情,好让你初巡之时有据可依。”

话毕,他又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我在河东一位旧友所传,提及并州一带豪族私占民田、役使逃户逾万人,竟以‘庄客’之名瞒报户籍。若属实,便是大案。”

张岱接过信件,指尖微颤。他知道,这就是第一把火的引信。

翌日清晨,张岱换上新赐紫服,腰佩银鱼袋,赴御史台报到。沿途百姓驻足围观,议论纷纷。有人称颂其年少得志,前途无量;也有人冷笑讥讽,说他不过是皇帝手中一把快刀,早晚折断在权贵脚下。

刚入台衙,便见韦恒已在堂前等候。昔日同僚,如今眼神复杂,拱手作礼时带着几分勉强。“恭喜张大人高升,括户使权重位尊,真乃我辈楷模。”言语间酸意难掩。

张岱淡然还礼:“职责所在,不敢懈怠。韦兄若有公务交接,请即告知。”

韦恒脸色微变,咬牙道:“原属你监察的京畿七县户籍案卷,已尽数整理妥当,置于东阁。不过……”他顿了顿,意味深长道,“有些案子牵涉甚广,比如蓝田崔氏、华阴杨氏,皆有宗亲在朝为官。是否继续深究,还请大人三思。”

张岱直视其目:“律法之前,不分贵贱。既然交到我手,自当彻查到底。”

韦恒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张岱步入东阁,翻阅案卷,眉头越皱越紧。仅京畿一地,竟有隐匿户口三万余口,田亩虚报者十之七八。更有甚者,竟将良民编为“奴婢”,世代服役,不得脱籍。这些人家本应纳税服役,如今却被豪族私吞,国家岁入每年因此损失巨万。

“难怪国库日渐空虚,边镇军饷常需挪借内帑。”他喃喃自语,心中怒火渐燃。

正当此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小吏慌忙进来禀报:“大人!金吾卫刚刚封锁了崇仁坊一处宅院,说是查获大批伪造户籍文书,涉及十余个家族,其中……其中包括宰相裴稹融的堂弟裴延景!”

张岱霍然起身:“何时之事?”

“就在一个时辰前。据说文书藏于地窖之中,由一名逃奴告发。金吾卫当场拘押管家及账房三人,目前尚未上报刑部。”

他眼中精光一闪??这是天赐良机!

若能借此案打开缺口,不仅能震慑裴党,更能向天下昭示新政决心。但风险亦极大:裴延景虽非宰相嫡系,却是裴氏旁支核心人物,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朝堂动荡。

他当即提笔疾书,拟就一道奏疏,详述案情,并请求圣裁允许括户使介入调查。写罢,命人快马送入兴庆宫,同时传令两名亲信御史随行,准备赶赴现场取证。

半个时辰后,圣旨回传:准许张岱全权处置此案,任何人不得阻挠。

消息传出,满城哗然。

裴府之内,裴稹融暴跳如雷。“这是栽赃!是姜党蓄谋已久的构陷!”他摔碎茶盏,怒吼道,“那姓张的小儿竟敢动我裴家血脉,简直无法无天!”

幕僚劝道:“相公息怒。眼下证据确凿,不宜强辩。不如暂弃裴延景一人,以保大局。待日后寻机报复不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