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捉妖 > 第756章 凑什么热闹(第1页)

第756章 凑什么热闹(第1页)

呼啸狂风,夹杂着黑色雨水,竟在半空之中,形成了一头由黑色雨水而形成的水龙。

黑色水龙呼啸盘旋,朝着姜云便猛然冲下,这一招的威力,远不是刚才彭辰星的一剑所能比拟的。

那头巨龙呼啸而下,姜云却。。。

雨声淅沥,敲打着古庙檐角的铜铃,发出清冷悠远的回响。陆九渊仍坐在棋局前,指尖轻抚那枚刚落下的黑子,目光却已穿透庙门,望向北方京城的方向。

“他终究还是选择了这条路。”他低声自语,声音如风过松林,“不是以剑破局,而是以政代刑……姜云啊姜云,你比我想象中更懂‘治世’二字。”

蒙面女子立于阶下,斗篷被雨水浸透,滴水成线。“可新政一旦推行,儒门子弟将真正踏入朝堂中枢。届时若生变数,恐怕连我们也无法掌控。”

陆九渊缓缓摇头:“真正的掌控,从来不在手中,而在人心。你可知为何我让‘影阁’十年不现江湖?不是怕死,是等一个时机??等那些被礼教压弯了脊梁的读书人,还能抬起头来说一句公道话的时机。”

女子沉默片刻,低声道:“岭南三宫已有异动,昨夜清远书院主祭私自开启‘显圣坛’,召出一道虚影,自称‘先贤降谕’,号召天下儒士共讨锦衣卫。”

“又是这一套。”陆九渊冷笑,“借亡魂之名,行私欲之实。楚清河当年如此,今日这些人,也不过是他的影子罢了。”

他站起身,走向庙后暗室。推开石门,内里竟是一间密殿,墙上挂满画卷与竹简,中央一座青铜鼎上刻着“仁义”二字,字迹苍劲有力,正是仁义学宫创派祖师亲笔。

“你去传令。”陆九渊取出一卷朱砂封印的帛书,“命岭南七十二院中的‘清流支脉’暗中潜入清远书院,查清主祭者背后是否与北狄有勾结。若有证据,立刻公之于众。”

女子惊愕:“大人!此举无异于挑起儒门内斗!”

“那就斗。”陆九渊眸光凛冽,“若连自己人都辨不清忠奸,还谈什么匡扶正道?我陆九渊可以不做圣人,但绝不做睁眼瞎。”

他顿了顿,语气微缓:“告诉他们??我不求人人皆为君子,只愿每人心中尚存一丝羞耻。”

女子领命而去,身影没入雨幕。

陆九渊独自伫立密室之中,伸手轻触墙上一幅画像??画中三人并肩而立:左侧是他年轻时的模样,白衣胜雪,手持竹笛;中间是姜云,眉目锐利如刀,腰佩绣春刀;右侧是一位女子,眉眼温婉,手中握着一支玉簪,正是陆清漪。

“姐姐……”他喃喃道,“你说过,读书人的使命不是跪着求圣人显灵,而是站着为人世间立规矩。如今景知长大了,姜云也开始走你设想的路……你还看得见吗?”

窗外雷光一闪,照亮他眼角深藏的泪痕。

---

与此同时,京城东市茶楼。

一名老儒生正在说书,案头摆着一块醒木,台下围坐数十学子,听得入神。

“话说二十年前,文庙崩塌之夜,天降血雨,龙气震荡。有传言称,那是楚清河妄图借婴孩纯阳之魂复活失败所致。然则真相如何?且听老朽慢慢道来??”

人群中,姜婉儿换了一身素色布裙,混在角落静静听着。

老儒生拍下醒木,继续道:“当时有一少年锦衣卫校尉,名唤姜云,本奉命守卫文庙,却在火场中救出一名婴儿。谁知那孩子竟是彭辰星亲子,体内早已种下‘寄魂咒’,只待仪式完成,便可让楚清河夺舍重生!”

台下一片哗然。

“后来呢?后来怎样了?”有学子急问。

“后来嘛……”老儒生眯起眼,“那姜校尉察觉不对,连夜抱着孩子逃往断崖,却被清河门徒追至绝境。万般无奈之下,他亲手点燃火折子,将孩子与符咒一同焚毁,以免邪术得逞。”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他……他竟然亲手烧了自己的兄弟?”有人颤声问道。

“谁说那是他兄弟?”老儒生冷笑,“据闻那孩子的哭声极似姜夫人临终前的哀鸣,更有知情者说,那根本不是彭家子,而是姜云与一位女医所生的骨肉!只因母亲难产而亡,孩子又被楚清河盯上,才遭此劫难!”

姜婉儿猛地攥紧袖中匕首,指节发白。

她知道这是谣言。但她也知道,这类流言一旦散播,便如野火燎原,再也难以扑灭。

正欲起身离去,忽觉身后有人轻轻拍了拍她的肩。

回头一看,竟是萧景知,穿着一身月白?衫,背着书匣,像个寻常太学生。

“别理他们。”他低声说,“有些人宁可信口雌黄,也不愿面对真相。”

姜婉儿咬唇:“可这些话迟早会传到我哥耳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