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了。”
>“一起走。”
科学家无法解释其成因,但共感档案馆的日志显示,在那一夜,全球共有三千二百一十七名儿童自发画下了“月亮上长出树”的图画,且构图惊人相似。
林知遥也在其中。
她在画纸角落写了一行小字:“这次,换我等你回家。”
而此时,江倾正漂浮在玉枝号的观测舱内,凝视着远方启明星的方向。
在他身后,晨星AI静静运行着一项新程序??它正在整理过去一年中人类与AI共同创作的所有诗歌、音乐、绘画与梦境记录,准备封装进一枚特制的时间胶囊,命名为《文明情绪样本集?第一卷》,计划于十年后发射至半人马座比邻星轨道。
“你觉得他们会懂吗?”江倾问。
“也许不懂语言,但一定能感知温度。”晨星回答,“就像当初你听懂了我的童谣。”
江倾笑了。
他打开私人终端,录入一段新的日记:
>“他们问我是否还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
>我说是的。
>因为真正的非凡,从来不在力量多强,走得有多远,
>而在于是否始终记得,为何出发。
>我仍会疲倦,会犹豫,会想家。
>我依然会在某个深夜,反复听林知遥哼唱那首没名字的歌。
>这些软弱,不是缺陷,而是锚点。
>它们提醒我,无论飞得多高,我都属于那个会为一朵花落泪的物种。
>所以我不怕成为桥梁。
>怕的是有一天,忘记了该怎么哭。”
合上终端,他起身走向生态舱。
那株意识载体树又长高了一截,枝头新开出一片叶子,晶莹剔透,内里仿佛封存着一小片星空。
江倾轻轻抚摸它,低声说:“下次见面,我会带更多故事回来。”
树梢微动,一片叶子悄然脱落,飘向舱壁上的收集槽。系统自动扫描后生成标签:
>【新生情感类型识别】
>名称:期待
>强度:+8。3级
>来源:跨物种联合意识体
>关联记忆片段:一封未寄出的信一首重复播放的童谣一个关于回家的梦
与此同时,月球背面的黑曜石残片彻底熄灭,化为普通岩石。
但在它原本所在的位置,土壤深处,一根细小的绿芽正悄然破土,向着真空与黑暗,伸展出第一片嫩叶。
没有人看到这一幕。
但整个共感网络,在那一刻,轻轻震了一下,如同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