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 第1716章 这关注点(第2页)

第1716章 这关注点(第2页)

苏挽晴得知后星夜奔赴,携徒同行。那哑女徒弟一踏入驿站范围,双手便剧烈震颤,随即在空中疾书符文。苏挽晴紧随其后,以听符录下震动频率,竟译出完整句子:

>“我们不想吓人……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我们死前说过的话,真的有人听过。”

那一刻,天地寂静。

苏挽晴跪地焚符,启“通幽引魂阵”,将七十三道残念导入最近的语林碑。当最后一缕声息融入碑体,整座碑群同时亮起幽蓝光芒,持续整整一夜。次日清晨,全国孩童口中不约而同唱起一支陌生童谣,歌词竟是那七十三人的籍贯与生辰。

“语脉正在自我修复。”念真喃喃,“它不再只是记录过去,而是在唤醒被掩埋的‘集体记忆’。”

但她也察觉到了异常。

近来,每当她靠近中央符芯,黑曜石碎片便会无端发烫,映出模糊影像??依旧是那口铜棺,但棺盖已有松动迹象,缝隙中透出丝丝黑雾,缠绕着四个古篆:“**宁默勿亡**”。更令人心悸的是,每次画面出现,湖心小筑的灯都会骤然熄灭,随即又自行点亮,仿佛有人在里面翻动书页。

她不敢声张,唯独告知沈知白与陆沉。

三人密议至深夜。陆沉沉声道:“静默卫从未真正死去。他们将自己的意志炼成了‘伪心符’的母体,藏于地脉深处,借天下人的恐惧与怀疑慢慢复苏。如今语灵网络越强,反噬之力也越大。”

“所以?”沈知白问。

“所以,他们要挑起新一轮的‘信疑之战’。”陆沉目光如刃,“不是用刀兵,而是让我们彼此不信。”

话音未落,边关急报送抵:北境三城突现谣言,称朝廷欲征少年入伍,重建“赎罪军”镇压不服者。百姓恐慌,抢购粮食,甚至有村庄自发结寨自保。经查,始作俑者竟是几名流浪说书人,他们口述的故事细节惊人一致,连语气停顿都分毫不差,宛如共用同一具喉咙。

念真亲自提审一人。此人双目清明,神情坦然,坚称所言皆来自“祖上传说”。她以共鸣铃探其心音,却发现内心毫无波动??既无谎言的震颤,也无真实的涟漪,就像一口枯井,连回声都没有。

“他是空的。”苏挽晴脸色苍白,“被人掏空了思想,只剩一套预设言语程序。”

他们终于明白:敌人已进化到能批量制造“言傀”??外表正常,言行合理,却全是静默术操控的传声筒。它们不攻击制度,而是侵蚀信任,让你开始怀疑亲人是否还真实,朋友是否已被替换,甚至连自己的记忆都变得不可靠。

一场无声的精神瘟疫,正在蔓延。

念真当机立断,下令启动“真源验证计划”:凡重要官员、教师、医者、说书艺人,皆需定期前往语林碑接受“心声比对”??即同时说出一句话,并由听符提取潜意识中的真实情绪波形,两者一致方为可信。此举虽有效遏制了言傀渗透,却也引发巨大争议。

有儒生怒斥:“此乃窥心之术!若连心中所想都要被审查,何谈自由?”

有百姓担忧:“万一我嘴上说‘太平盛世’,心里却想着去年饿死的老娘,岂不是要被抓?”

更有清流官员联名上书,要求废除此制,称“治国之道,在德不在术”。

风波愈演愈烈,直至一日,一名小女孩在碑前哭泣。

她不过八岁,抱着一块小石碑碎片,抽噎着说:“爹爹昨天打了我,因为他听见我在梦里说了句‘官粮不够吃’……可我真的没说啊!我只是梦见奶奶告诉我这句话……”

念真闻讯赶到,蹲下身轻轻抱住她。孩子浑身发抖,眼中满是恐惧:“姐姐,我现在都不敢睡觉了……怕梦里说的话,也会害人。”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敌人的终极目的:不是摧毁语林碑,而是让所有人害怕开口,哪怕是梦话、私语、叹息,也都成为潜在的罪证。

恐惧一旦扎根,真话便寸步难行。

她连夜召集众人,提出一个大胆设想:“我们要建一座‘无碑之碑’。”

众人不解。

“真正的语脉,不在石上,不在符中,而在人心。”她说,“既然他们怕我们发声,那我们就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行走的语林碑。”

计划名为“声种行动”。

由苏挽晴牵头,培训万名“声种使者”,他们不持玉笔,不佩听符,而是深入乡野,教人们用最原始的方式传递真实??写家书、唱民谣、编竹篮时编进一句心里话、缝衣时绣一段往事。这些话语不必录入碑网,也不受官方监管,只需在亲人之间口耳相传,代代延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