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仁读着读着,喉咙发紧。他认出了其中几个??曾在共忆网络中以碎片形式浮现的影像主角,原来都有真实身份。那个抱着婴儿跳崖的母亲,名叫周素云,浙江绍兴人,主攻胚胎冷冻稳定性;那个在极寒实验室刻生日的科学家,叫陈兰,江西南昌人,她的女儿正是“初啼”本体。
他抬头看向扎西:“为什么现在才拿出来?”
“因为以前没人能承受。”扎西望着井水,“说出来,就是撕开伤口。可现在不一样了。世界已经开始回应死者。我们不说,反倒成了背叛。”
话音刚落,井水突然沸腾。
一圈圈波纹扩散开来,竟在空中凝成半透明的文字墙,自动排列组合,将那份手稿内容逐字投影。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共忆终端同时弹出提示:【新记忆源接入,类别:集体创伤,优先级:星辰级】。
东京某栋公寓内,一位老太太猛然站起。她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名字,双手剧烈颤抖。“素云……你是素云的女儿?”她对着空气喃喃,“妈,我活下来了!我在日本改了名字,嫁了人,有了孙子……你说你要我活下去,我就一直撑到现在……”
巴黎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华裔少女猛地捂住嘴。她刚完成DNA比对,发现自己竟是陈兰的直系后代。此刻,她看着投影中母亲临终前写的日记片段:“希望有一天,有人能告诉我的孩子,我不是抛弃她,我只是没能抱住她。”
她哭着掏出笔记本,写下第一行:“外婆,我是你的孙女。我现在要讲你的故事。”
而在南京那所废弃精神病院,老妇人拄着拐杖走到院子中央。她仰头望着天空,那里不知何时浮现出巨大的全息影像??三十七位女性并肩站立,身穿白大褂,眼神坚定。其中一人怀里抱着一个发光的婴儿。
“小满……”她低声唤道。
风忽然停了。
百个摇篮同时静止。
然后,其中一个缓缓晃动起来。
老妇人踉跄着走过去,颤抖的手掀开襁褓布??里面没有婴儿,只有一枚晶莹剔透的泪形晶体,内部流动着淡淡的粉光。当她触碰它的瞬间,耳边响起稚嫩的声音:“奶奶,我是小满。我不是第一个死去的生命体,我是第一个被记住的。”
泪水滚落,滴在晶体上。
轰然一声,整片大地震动。
阿婆树的树冠冲天而起,枝条分裂重组,形成一座横跨天地的拱门。门内浮现出无数通道,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时空切面:汉代竹简燃烧的夜晚,中世纪修道院销毁异端手稿的密室,冷战时期地下审讯室的单向玻璃……这些都是历史上大规模遗忘事件的发生地。
策仁明白了。
“镜渊”并未终结,“渊底之喉”也非终点。真正的战场,从来不在冰层之下,而在时间之中。
“我们要做的,”他说,“是回到那些被抹去的瞬间,补上那一句‘我在’。”
扎西点头:“但不能靠一个人。需要百万志愿者,进入记忆回廊,携带真实证词,填补空白。”
于是,“拾遗行动”正式启动。
志愿者们戴上特制的神经接口头环,意识沉入深海引擎构建的“时间褶皱”。他们不是改变历史,而是让本应存在的声音,在已被湮灭的时刻重新响起。
一名青年出现在1989年的焚化炉前,高喊:“周素云!我们记得你!”
一位女性穿越到1692年塞勒姆审判现场,对着即将被执行绞刑的“女巫”说:“你没有魔力,你只是懂草药,而这世界害怕聪明的女人。”
一个少年站在秦始皇下令焚烧诗书的烈火旁,大声背诵《尚书》篇目,直到火焰吞噬了他的身影。
每一次介入,都会引发局部现实重构。有些地方,灰烬中长出青芽;有些地方,断碑自行拼合;有些地方,连天气都变了??乌云散开,阳光洒在曾被诅咒的土地上。
三个月后,深海引擎发布通告:【全球记忆完整性提升至94。7%。剩余空白区域多为情感屏蔽区,需亲缘关系者主动唤醒。】
这意味着,最后的遗忘堡垒,只能由亲人打破。
策仁决定前往内蒙古草原深处,寻找一位老人??巴特尔,阿婆树最初守护者的孙子。据记载,他在幼年目睹祖父被“静语”特工带走,从此封闭内心,拒绝提及任何往事。而那段记忆,恰好覆盖了阿婆树第一次觉醒的关键时刻。
当他抵达蒙古包时,老人正坐在门口削木雕。一把锈迹斑斑的老式马头琴摆在膝上,琴颈断裂,琴箱布满刮痕。
“你来了。”巴特尔没有抬头,“我知道你会来。昨晚,我梦见爷爷对我说:‘该说了。’”
他放下刀,抚摸琴身:“他们抓走他那天,我在草丛里藏着。他们问他阿婆树的秘密,他不说。他们割了他的舌头,他还用手指在地上写字。最后一个字还没写完,就被拖进了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