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 第702章霸道格格(第2页)

第702章霸道格格(第2页)

云南怒江州一名乡镇党委书记主动联系平台,请求为辖区内的傈僳族村落定制双语识字课程。“我们试过派老师下乡,可留不住人。现在村民自己教自己,反而坚持下来了。”他在电话里感慨,“原来群众不是不需要教育,而是需要一种不让他们感到羞辱的方式。”

十月国庆假期,陈着带队前往新疆喀什疏附县回访。

这里曾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如今已实现整县脱贫。但他们发现,物质改善的背后,仍有深层困境:许多家长仍认为“读书无用”,尤其对女孩受教育持消极态度;不少青少年辍学后沉迷手机游戏,对未来毫无规划。

合作社负责人阿布都热合曼是个四十岁的维吾尔族汉子,曾在深圳打工十年,去年返乡创办了“绿洲共学坊”。他租下废弃的村委会仓库,买了二十套桌椅,请来几位退休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每周举办三次集体学习。

“最难的不是没人来,”他带着陈着参观时说,“是来了也不相信自己能学会。”

他指着墙上一幅孩子们画的梦想图:有想当飞行员的,有想做兽医的,还有一个写着“我要去北京看升旗”。但在角落里,有一张纸片被反复涂改,最后只剩下一个词:“算了。”

“那是我侄女写的。”阿布都低声说,“她十六岁,小学没毕业,觉得自己‘脑子笨’。可你知道吗?上个月她第一次独立读完一本绘本,激动得哭了。昨天她问我,能不能教她写一封给援疆医生的感谢信。”

那天晚上,他们在院子里办了一场“星空朗读会”。十几个孩子围坐一圈,轮流用汉语和维语朗读短文。月光洒在黄土场上,像撒了一层细盐。当一个怯生生的女孩磕磕巴巴念完《我爱我的家乡》时,全场掌声雷动。

陈着录下了全过程,发到平台上,配文:“语言的起点,往往是尊严的起点。”

回京途中,飞机穿越云层,舷窗外一片雪白。他翻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教育的意义,不是让人脱离自己的土地,而是让他们更有底气留在那里,并把它变得更好。”

十一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函,邀请“共学伙伴”项目参与编写《全球非正式学习指南》。同时,东南亚三国??老挝、柬埔寨、缅甸??提出合作意向,希望引进模式帮助边境山区失学青年重建学习网络。

国内方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了一档专题纪录片立项,暂定名《共学中国》。摄制组将深入十个省份,跟踪拍摄普通人在共学中的蜕变历程。导演找到陈着,问他最想呈现什么。

“不要拍我,”他说,“去拍那些没人注意的地方:菜市场收摊后的夫妻一起练字,建筑工地夜班工人围坐在电焊箱旁听音频课,养老院老人戴着老花镜学打字发微信……真正的奇迹不在峰会讲台,而在生活的裂缝里。”

冬至那天,平台迎来第1亿名注册用户。

是一名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僧人,法名洛桑丹增。他在注册页面留下一句话:“寺院教我诵经,但我还想读懂医疗手册,这样就能帮村里老人看懂药品说明书。”

系统自动为他匹配了一位江苏苏州的退休药剂师作为共学伙伴。两人第一次视频通话时,一个说着带口音的普通话,一个努力模仿藏语问候语,彼此听不太懂,却笑得像个孩子。

陈着看到这段对话记录时,眼眶发热。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质疑不会消失,阻力仍将涌现。某些地方仍在以“维稳”为由限制线下活动;一些媒体依旧渲染“民间教育失控论”;甚至有同行平台趁机推出“官方认证共学师”资格考试,试图将这场grassrootsmovement(草根运动)重新收编为体制附属品。

但他也看到更多光亮。

广州一位外卖骑手利用等餐间隙,在电动车后备箱架起小黑板,义务辅导小学生作业,被人拍下上传网络,被称为“移动自习室”;

西安一所高校学生社团发起“地铁共学角”,每晚八点在固定车厢组织陌生人互教技能,从Excel函数到陕西方言顺口溜无所不包;

更令人震撼的是,在一次监狱试点总结会上,一名服刑人员站起来说:“以前我觉得这辈子完了。但现在我每天都在学东西,感觉自己像个‘正在修复中的人’。”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平台周年纪念册的扉页上。

腊八节前夕,北京下了第一场雪。

清晨六点,陈着收到一条私信,来自河南周口的一位聋哑女性。她不会说话,用手语视频讲述了她的故事:三年前偶然接触到平台的手语识字课程,从此开启自学之路。如今她不仅能阅读简单新闻,还通过图画和手势教会了同村三个听障儿童基本沟通技巧。随信附上一段两分钟的手语录像。

翻译软件转译的文字如下:

“我不是正常人,但我想做个有用的人。

别人叫我残废,可我现在能写字了,能帮人了,我就不是废物。

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沉默不代表无知。”

他反复看了五遍,然后默默将这段视频设为办公室投影屏保。

那天晚上,他在日记本上写道:

“我们总以为拯救是从上而下的,其实更多时候,它是从下而上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帝国
龙灵骑士我的帝国
...
反贼平天下
情缘千夜反贼平天下
...
剑中仙
高慕遥剑中仙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