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九百八十四章(第2页)

第九百八十四章(第2页)

原来,胡澄早料到敌人会走这条古道。他命技术巡讲团伪装成游学士子,在沿途设伏,利用地形布置机关陷阱。这张铁网便是由陈阿妹设计的“风力触发式捕兽网”改良而来,靠山风驱动绞盘,一旦触动机关,瞬间张开。

渡边被捕,铁箱启封,内中竟是一只仿制品??外壳相同,内部空无一物。

“真正的样机,早在三天前就由水路送往福建。”季言站在山顶?望塔上,对身旁传令兵道,“告诉潘筠,准备迎接贵客。”

与此同时,北京城外十里长亭。

一百名身穿青布短打的少年列队而立,胸前绣着“千匠”徽记。他们是首批通过特招入选的贫寒子弟,最小者仅十二岁,最大不过十七。身旁站着几位女学生,其中包括三位缠足未满、靠自学算学闯关成功的少女。她们身后,是十辆改装马车,车厢内装有小型锅炉、压力表模型与教学用齿轮组??这是流动讲堂的全部家当。

一位老翰林策马而来,怒斥:“尔等弃四书五经于不顾,甘为匠役,岂不辱没祖宗?”

少年中走出一人,昂首答道:“先贤云‘格物致知’,今人却将其束之高阁。我们不做蛀书虫,要做点火者。若此为辱,那便让天下皆见此辱!”

老翰林哑然,拂袖而去。

队伍启程南下,旗帜猎猎,上书八个大字:“技通天地,学救万民。”

一个月后,福建船坞。

林小铁终于抵达。他带来的不仅是“航海记忆盒”,还有一套全新的无线信号系统雏形??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舰船与岸站之间传递简码。虽传输距离仅三里,且易受雷雨干扰,但已是划时代的突破。

“我试了七十三次。”他在日记中写道,“失败六十九回,炸坏两间屋子,差点被潘小姐逐出船坞。但第四次改进线圈绕法后,终于收到了第一个信号:‘平安’二字,由对岸灯塔发出。”

潘筠没有责骂他,反而在工程日志上批注:“创新之路,本就布满焦痕。只要心未焚,火终将成光。”

她召集全体工匠宣布:“从今日起,‘海定号’进入三个月试航期。期间我们将完成三项任务:一是全程启用‘航海记忆盒’记录航行数据;二是测试新式测距仪与无线信号联动;三是组建首支‘海上技术应急队’,应对突发故障。”

众人应诺。

试航首日,风平浪静。海定号缓缓驶离港口,双层装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烟囱喷吐浓烟,螺旋桨搅动海水,形成巨大漩涡。舰桥内,林小铁亲手启动“航海记忆盒”,发条齿轮缓缓转动,墨笔在蜡纸上留下连续曲线??航速、方向、风力、倾斜角,一切尽录。

潘筠站在舵轮前,手心微汗。这不是恐惧,而是敬畏。她想起十年前,自己还是个躲在父亲作坊角落偷看图纸的小女孩;如今,她掌舵的不再是木船,而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

第二日午后,警报突响。

“右舷十五度,发现不明船只!速度极快,似无帆无桨!”

?望员声音颤抖。众人奔上甲板,只见远方海面一道黑影疾驰而来,外形狭长,通体漆黑,尾部喷出白汽,竟是一艘小型蒸汽快艇!

“是西洋船!”有人大喊。

潘筠立即下令:“减速,保持阵型,升起识别旗。林小铁,准备信号灯回应。”

然而那船非但不停,反而加速逼近,距离缩短至八百步时,突然打开侧舷暗门,一门佛郎机炮伸出,炮口闪出红光!

轰!

炮弹落在左前方三百步,激起冲天水柱。

“敌袭!”潘筠拔剑,“全舰备战!开启装甲舱门,启动备用锅炉!”

战斗瞬间爆发。海定号虽为和平之舰,但防御系统完备。新型铆接装甲承受住了第二轮炮击,而船上配备的两门国产仿制后膛炮也迅速还击。第三发炮弹命中敌船引擎舱,伴随一声巨响,黑烟冲天,那快艇开始倾斜。

十分钟后,敌船搁浅于浅滩。登船检查后发现,crew全为欧洲面孔,持有葡萄牙海军委任状,携带大量测绘仪器与窃听装置。

“他们是冲着‘航海记忆盒’来的。”林小铁检查敌船残骸后断言,“这艘快艇的设计明显参考了我们的图纸,但他们还没掌握高效锅炉技术,续航极短。”

潘筠望着燃烧的残骸,沉默片刻,下令:“救起幸存者,严加看管。烧毁所有涉密文件。另,将此次遭遇战全过程录入‘航海记忆盒’,作为未来海军教材。”

三天后,消息传至南京。

胡澄看完战报,未显惊怒,反倒笑了:“他们终于动手了。说明我们走在前面。”

他召集群臣议事,提出一项前所未有的构想:“设立‘大明海洋科学考察团’,以‘海定号’为旗舰,三年内完成东海、南海全域勘测,绘制精确海图,建立气象观测站、海底电缆试验段,并沿途设立救援灯塔与补给港。”

“耗资几何?”户部尚书颤声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