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半左右,天渐渐黑了。
宋三成给宋檀打电话,声音虚弱:“檀檀啊,你跟燕平来接一下我们。”
但民宿有人闹腾,张燕平过去搞接待工作了,宋檀于是叫上了陆川。
并放言:“我爸肯定又没钓上鱼。。。
车队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车轮碾过潮湿的柏油路,留下浅浅的水痕。天空低垂着灰白色的云,海风从右侧不断涌来,拍打着车窗,发出轻微的“啪嗒”声。林小满坐在副驾驶,手里紧紧攥着那张纸,仿佛怕它突然消失。她不时低头看一眼坐标,又抬头望向前方雾气弥漫的海面,像是在寻找某种看不见的入口。
陈默握着方向盘,神情平静,但指尖微微发紧。他知道,这一次不一样了。从前是偷偷摸摸地试验,是被质疑、被封锁、被误解的挣扎求生;而现在,他们身后有百名根谱教师的支持,有共耕线全国网络的联动保障,甚至国家海洋局也破例批准了一艘科考船供他们使用??尽管附加了三条严苛条件:不得擅自下潜、不得对外发布数据、不得触碰任何疑似“非自然构造”。
可那张纸上浮现的文字,分明不是人类所写。它出现在小女孩作业本的空白页上,墨迹清晰,却无笔痕,像是从纸纤维里自己长出来的。更奇怪的是,第二天清晨,全班三十一名学生中有十七人报告做了同一个梦:梦见一片沉在深海的城,石柱林立,藤蔓缠绕,中央广场上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碑,上面刻着一句话:“我们曾答应守护你。”
“这不是巧合。”林小满轻声说,“这是回应。宋檀留下的线索,终于连上了。”
陈默点点头,没有说话。他想起昨夜掌心那枚黑音种又一次发热旋转,内部光丝如脉络般跳动,仿佛与远方某处产生了共鸣。他闭眼时,脑中闪过一瞬画面:漆黑海底,一道微弱金光自裂谷深处升起,像一只缓缓睁开的眼睛。
抵达港口已是傍晚。夕阳沉入海平线,将整片海域染成琥珀色。科考船“听澜号”静静停泊在三号码头,银灰色的船身映着余晖,宛如一头休憩的鲸。船长李铮早已等候多时,五十出头,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如鹰。他曾参与过三次深海勘探任务,也是少数几位听说过“零号穴”传闻的现役人员。
“你们真打算下去?”他递过安全手册,语气严肃,“那片区域地质极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声呐扫描显示有大量未知空腔结构。上级只允许你们在水面监测,若执意下潜……出了事,我没法交代。”
“我们不会让你冒险。”陈默接过手册,却没有翻开,“我们会用远程音探仪先行定位,只有确认安全才会启动载人舱。而且??”他顿了顿,“如果我们感知到危险,第一时间撤离。”
李铮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你知道为什么我会接这趟任务吗?去年冬天,我在南海值班时,仪器录到一段奇怪的声音。持续了四分十七秒,频率在7。83赫兹左右,正是你们说的‘地基频’。更离奇的是,那段音频回放时,船上七个人同时听见了……歌声。”
林小满猛地抬头:“什么样的歌声?”
“听不清词,像是女人唱的,很轻,带着回响。”李铮压低声音,“那天夜里,我梦见一个穿麻衣的女人站在礁石上,对我点头。醒来后,我在日志本上发现一行字:‘孩子,你还记得吗?’”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明了??那是宋檀。
当晚,他们在船上架设设备,连接共耕线终端。十二台音探仪被布设成环形阵列,每台都嵌入了一颗人工音种,由林小满亲自调频至《引魂谣》的起始音阶。午夜时分,第一波探测信号发射出去。
起初一切正常。声呐图上传回海底地形:断裂带、热液喷口、珊瑚丘……直到凌晨两点十八分,当第九轮扫描完成时,主屏幕突然剧烈闪烁,随即定格在一帧图像上。
那是一座城市的轮廓。
巨大而规整,呈六边形分布,中心有一座高耸的塔状建筑,周围环绕着十二条放射状街道。所有结构均由一种未知石材建成,表面覆盖着发光的藻类生物膜,在黑暗中泛出幽蓝微光。最令人震惊的是,整座城市似乎并非完全沉没??部分区域悬浮在水层之间,像是被某种力量托住,违背了重力法则。
“这不可能……”年轻的操作员喃喃道,“这种规模的人工遗迹,早该被发现。”
“除非它不想被看见。”林小满低声说。
就在这时,通讯系统传来一阵杂音,紧接着,一段旋律缓缓流出??正是《劝耕篇》的开头几句,但音色苍老而遥远,仿佛来自千年前的海底。
陈默立刻戴上耳机,调整接收频率。他发现这段音频中隐藏着一组复杂谐波,经解码后竟是一段坐标序列和一句话:
>“第九十七号穴,开启需三人同心,持信物,吟旧誓。”
“信物?”林小满皱眉,“宋檀从未提过有什么信物。”
陈默却忽然想起了什么。他快步回到舱室,从随身木盒中取出一枚铜牌??那是他在整理宋檀遗物时,在一本《药脉图鉴》夹层里找到的。铜牌正面刻着一棵树,背面则是五个古篆字:“归心者得见”。
他将铜牌放在音探仪感应区。机器嗡鸣一声,屏幕上顿时跳出新的信息流:一座地下密室的三维模型,中央摆放着三块石板,分别写着“听”、“耕”、“守”。而在密室顶端,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晶体,通体透明,内部流转着金色光点。
“这就是节点核心。”陈默说,“我们要做的,不是激活它,而是唤醒它。”
次日清晨,经过反复论证与风险评估,李铮最终同意启用深海载人舱。两艘“海瞳-3”型潜水器被吊放入水,搭载陈默、林小满及一名技术员徐岩,缓缓向三千二百米深处沉去。
随着深度增加,舷窗外的光线逐渐消失,只剩下探照灯划开的一道孤寂光束。鱼群稀少,偶有巨型乌贼掠过,触须如鬼影般摇曳。但在接近目标区域时,仪器开始异常:磁场波动加剧,温度骤升十度,氧气含量莫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