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也跟著看了信,他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大王,此人与世家大族勾搭,擅自包庇罪犯不如。。。。。。杀了他,以做效尤。”
武安看了宋璟一眼,没说话。
“明里不要赏他些什么,暗里给他在长安城里买一座宅子,送给他。”
“这是为何?”
“长安房贵,此人得了宅子之后,若是识相的话,就会把他的家眷送到这长安城里住,若是不识相,到时候再说,算本王主动退一步,给他留个体面。”
武安终於开口了,他捏著信,补充道:
“另外,把这个郭元振给我调回朝中。”
“下官明白了。”
歷史上出名的一些人,虽然私底下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们的名字能在史书上留一笔,也就意味著他们必然有过人之处。
更何况武安现如今的时期比较特殊,真正有名且能打的那些名將,早已经被他搜罗了个七七八八,就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那个张仁,如今正在御史台里担任监察御史。
私底下,武安也在不断的搜罗人才,然后用钱和资源砸他们。
“大王。”
宋璟这时候又提醒道:“万一那个郭元振,心怀怨恨怎么办?”
“他有什么好怨恨的?”
“这。。。。。。他家里,毕竟被大王你。。。。。。那个了。
宋璟做出了一个咔的手势。
武安晃了晃手里的书信,回答道:“不管写信的这人是否情愿,但让他写出这几行字的,肯定是那个郭元振。”
“难道说功劳是假的?”
“功劳肯定是真的,郭元振主动让他写信也是真的,所以这人最怕的其实是我不敢用他,反过来,他很愿意让我用。”
武安对收復人才这种事情倒是已经有些熟手了。
他当初从相王府里一连挖走了姚崇张束之等人,后来相王就算是反应过来,也只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那些人压根没人回头。
所以说到底,姿势在经验面前往往一文不值。
“还有一件事,”
武安补充道:
“將阉割部族僧人的做法,立刻推广出去,若是辽西之地后续需要採取宗教手段解决问题,可以沿用今日的这个办法。”
宋璟应了一声,开始写文书,心里开始为那些胡人默哀。
武安之所以宣扬佛法,而非因地制宜的去搞什么伊斯兰或是清蒸教义,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很难控制这些东西。
当然,佛教在歷史上也是掀起过不少动乱的,而且在隔壁的岛国,佛寺佛院曾经一度成为倭人歷史上堪比中原门阀的存在,寺庙养大量的僧兵和储存无数钱粮,使得它们可以帮助一个大名或是诸侯主导一场战爭的胜利。
只不过,对於佛教,自己还算熟悉,而且它在蛮荒之地的“不適配”,也能给后续政令调整起到拖延作用。
牧人们完全可以一边放牛羊一边念诵佛经,在他们的幻想中,佛祖和长生天將会就此融合成新的存在。
武安看了一眼宋璟,觉得这廝还是有点太善良了,而丘神梁信那些將领虽然也是死忠,但他们更擅长的依旧是杀戮而非思考。
自己的魔下,就缺郭元振这种满肚子坏水的选手。
“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