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烛光下,纸条上只有寥寥八个字,是朱棣亲笔所书,笔力虬劲,却透著一股难以言喻的凝重:
【父安。信尔。静待天明。】
就这八个字?
三兄弟面面相覷,一时都有些愕然和不解。
“父安?信尔?静待天明?”
朱高燧下意识地念了出来,挠了挠头:“父王这是啥意思?北平一切安好?相信我们?让我们……等著?”
朱高煦眉头紧锁,显然也没完全理解:“静待天明?等什么天明?现在京城乱成一锅粥,二伯三伯五叔都被召回来了,万人堵著宫门请命,咱们就像坐在火山口上,怎么等?父王是不是还不知道京里的具体情况?”
然而,朱高炽看著这八个字,目光却从最初的疑惑,逐渐变得深邃起来。
他比两个弟弟更了解父亲,深知父亲绝不会无的放矢。
他反覆咀嚼著这几个字。
“父安……”
他喃喃道,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父王这是在告诉我们,北平无恙,他一切安好,根基稳固,让我们不必为后方担忧。这是稳我等之心。”
说完这话,他看向朱高煦:“二弟,之前让你终止一切行动,是对的。此刻一动不如一静。”
接著,他的目光落在『信尔二字上:
“父王相信我们的能力和判断,相信我们能在这漩涡中稳住阵脚,处理好眼前的危机。这是定我等之志。”
他这话是对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俩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最后,他的目光定格在『静待天明四个字上,声音渐渐变得沉稳有力:
“静待天明……父王不是在让我们消极等待。”
“他是在告诉我们,目前的混乱和黑暗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天明时刻还未到来!”
他抬起头,看著两位弟弟,胖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却又更加凝重的表情:
“父王看得比我们更远!京中这一切,恐怕都还在皇爷爷的掌控之中,甚至……可能本就是皇爷爷意料之內或推动之事!”
“父王让我们沉住气,不要被眼前的乱象迷惑,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被任何人当枪使!”
“要像猎人一样,耐心等待最適合出击的时机!等待局势真正明朗、曙光出现的那一刻!”
听到大哥这番抽丝剥茧的分析,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渐渐回过神来,脸上的焦躁和不安慢慢被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警惕所取代。
他们再次看向那八个字,感觉重若千钧。
“父王的意思是……现在这一切,都还在皇爷爷……甚至父王的预料之中?”
朱高煦迟疑地问道,语气中带著一丝难以置信。
“至少,父王认为远未到需要我们冒险的时候。”
朱高炽重重点头,將那张纸条就著烛火点燃,看著它化为灰烬:
“我们要做的,就是像父王说的那样,『静待天明。”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看向两个弟弟:“从此刻起,燕王府上下要表现得比平时更加恭顺、更加低调!”
“老二,尤其是你,绝不可再外出一步!收起所有脾气!”
“老三,你的嘴巴要严点,哪怕是府中之人,也不要隨便乱说话。无聊就吃猪头肉,吃猪蹄,想你飆哥!”
“那……那个铁盒呢?”朱高燧压低声音问。
“与我们没有任何关係!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朱高炽斩钉截铁道。
朱高煦和朱高燧互看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齐齐点头:“明白了,大哥!”
烛光下,三兄弟的身影似乎比之前更加沉稳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