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穿成废物嫡女后我富可敌国 > 双线并进(第1页)

双线并进(第1页)

萧执离京南下,靖王府的重担便全然落在了林微熹一人肩上。虽早有心理准备,但身怀有孕的实情,让这份责任更添了几分沉甸甸的分量。她并未因此束手束脚,反而愈发沉静从容。每日依旧按时处理王府庶务,接见管事,翻阅账册,只是行动间较往日更多了几分小心,饮食起居也由鲁娘子亲自严格把关,不容丝毫差池。

她有孕的消息,在萧执离京三日后,由她亲自入宫,禀明了皇帝与皇后。帝后闻讯,皆是大喜过望。皇帝捻须笑道:“好!好!此乃社稷之福,皇室之喜!微熹你定要好生将养,缺什么短什么,尽管向宫里开口。”皇后更是拉着她的手细细叮嘱了许多孕期注意事项,又特意指了两名经验老道的嬷嬷常住靖王府照应,恩宠之隆,一时无两。

这份隆恩,既是荣耀,也是护身符。帝后的态度明确,使得那些因太子妃被废而蠢蠢欲动的势力,暂时收敛了爪牙,不敢在明面上对靖王府和林微熹不利。然而,林微熹深知,暗地里的窥伺与算计,绝不会停止。

她以“静心养胎”为由,减少了不必要的出门应酬,但并未完全隔绝外界。反而借着宫中嬷嬷常驻、帝后时常赏赐的由头,将王府守得如同铁桶一般,同时,对京中各方动向的掌握,通过石磊留下的暗线以及“锦绣坊”庞大的信息网络,反而更加细致入微。

南境,邕州。

萧执此行,明面上是巡查军务,整饬边防,暗地里,则肩负着查探军械流失线索的重任。根据林微熹之前分析的“资金流向”思路,他重点排查了与西南夷族接壤的几个边州军镇,以及与“永盛当铺”有过隐秘资金往来的几家商号。

南境气候湿热,瘴疠横行,与北地的苦寒截然不同。萧执不顾劳顿,亲自视察营寨,检阅军械,翻阅账册。他治军严谨,目光如炬,很快便发现了几处疑点。其中一个名为“镇南卫”的中等军镇,近两年的军械报损率远高于其他同等规模的卫所,且报损的多为弓弩、箭矢等消耗性武器,记录却语焉不详。

“王爷,这镇南卫的指挥使姓冯,是……是已故崔老将军的门生。”随行的韩冲低声禀报,语气凝重。崔老将军,正是被废太子妃薛氏的祖父。

萧执眸光一凛,果然牵扯到崔家旧部。他不动声色,命人暗中盯住镇南卫的军械库及那位冯指挥使。

是夜,萧执于临时下榻的官驿书房内,对着南境舆图与搜集来的零散信息沉思。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冷峻的侧脸。南境势力盘根错节,地方豪强、军中旧部、乃至与西南夷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商人,交织成一张复杂的大网。军械流失的渠道,似乎比预想的更为隐蔽。

他提笔,将初步发现与疑虑写下,封入密信,命暗卫以最快速度送回京城,交予林微熹。他需要她在京城利用她的信息网,核查与南境这几家可疑商号往来的京城势力,尤其是与东宫可能存在的关联。

京城,靖王府熙和殿。

林微熹收到萧执的密信时,正对着一幅江南新送来的婴孩衣物绣样出神。信中的内容让她眉心微蹙。南境的水,果然很深,且直接关联到了崔氏旧部。

她立刻唤来石磊,将信中所提的几家南境商号名称告知他:“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关系,查清这些商号近三年的主要交易对象,尤其是京城这边的往来客户,背景、资金流向,越详细越好。”

“是,王妃!”石磊领命而去。

林微熹又铺开纸笔,沉吟片刻,开始给江南“锦绣坊”总号以及几位交好且消息灵通的南方商界友人写信。她不直接询问军械之事,而是以“探寻南境新奇染料、药材商机”为名,旁敲侧击地打听那几家商号的背景、口碑、主要经营范畴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靠山。商业网络的信息流通,有时比官方渠道更为迅速和……真实。

数日后,石磊与江南方面几乎同时传回了消息。那几家南境商号,明面上做着茶叶、药材、香料生意,但资金流水巨大,且与京城数家背景复杂的票号、当铺往来密切。而这几家票号、当铺,经过石磊深挖,其幕后东家,竟隐隐指向了几个与东宫往来密切的勋贵子弟!

一条隐秘的资金链条逐渐清晰:东宫势力通过勋贵子弟控制的票号,将资金输往南境特定商号,这些商号再利用其地处边境的便利,或购买、或转运军械,借由崔氏旧部在军中的关系,以“报损”等名义将其流失出去!

对方行事极为小心,资金几经周转,商号与军方之间的联系也做得十分隐蔽,若非萧执亲赴南境发现军械报损异常,若非林微熹在京城反向追查资金源头,几乎难以察觉。

就在林微熹梳理清楚这条线索,准备将其密报萧执,并思考如何进一步获取铁证时,京城这边,新的风波再起。

这日,林微熹依制入宫向皇后请安。从坤宁宫出来,行至御花园一处曲径通幽之地,忽听得假山后传来两名宫女的低语。

“听说了吗?靖王妃这胎怀相似乎不大好,前儿个还悄悄请了太医呢……”

“可不是嘛,我也听说了。唉,真是福薄,好不容易怀上龙孙,若是……啧啧。”

“嘘!小声点!我听说啊,是之前中秋宴协理宫务,得罪了人,被人下了绊子,伤了身子根基……”

话语声虽低,却在寂静的园中格外清晰,仿佛刻意要传入她耳中。

林微熹脚步未停,面色如常,仿佛未曾听闻。跟随的鲁娘子却气得脸色发白,欲要上前呵斥,被林微熹一个眼神制止。

回到王府,鲁娘子仍是愤愤不平:“定是那起子小人见王爷不在,故意散播谣言,诅咒小世子!王妃,可不能任由他们胡说!”

林微熹抚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神色平静无波:“不过是些见不得光的下作手段,想乱我心境罢了。我若动怒,才是正中他们下怀。”她沉吟片刻,吩咐道,“明日,以本妃的名义,向京郊几处善堂、育婴堂捐赠一批过冬的棉衣米粮,就说是……为腹中孩儿积福。”

此一举,既彰显了靖王府的仁厚,也以行动无声地驳斥了那些“福薄”、“怀相不好”的谣言。

然而,暗处的攻击并未停止。不过两日,市井间竟又流传起新的说法,言及靖王在南境巡查时“作风霸道,苛待边军,引得军中怨声载道”,甚至暗示他“借巡查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

这些谣言与京城针对林微熹的流言遥相呼应,显然是想双管齐下,一方面动摇林微熹养胎的心境,另一方面则在皇帝面前败坏萧执的声誉,离间君臣父子。

林微熹心知,这是对方见萧执在南境查案渐有眉目,狗急跳墙的反扑。她立刻修书一封,将京城流言及自己的分析尽数写下,连同之前查到的资金链线索,一并密封,以最紧急的渠道送往南境。

她在信中末了写道:“……谣言甚嚣尘上,然妾身与腹中骨肉皆安,王爷勿念。南境之事,恐对方已察觉,狗急跳墙,王爷万事小心,证据务必稳妥。京城有妾身,必不使后方生乱。”

南境,萧执接到密信,看完后,面色冰寒,眼中杀意凛然。对方竟敢在他离京期间,如此欺辱微熹!更试图以流言中伤于他!

“王爷,看来我们得快了。”韩冲低声道。

萧执收起信,藏于贴身处,仿佛能感受到那笔墨间传递来的坚定与温暖。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怒火,目光恢复锐利:“通知我们的人,今夜行动,目标——镇南卫军械库副使,务必拿到他手中那本私账!”

是夜,一场精心策划的抓捕在镇南卫悄然进行。那名与商号勾结、负责做假账的军械库副使在睡梦中被拿下,其藏匿的记录着真实军械交易往来的私账也被起获。账本上,清晰地记录了与那几家南境商号的交易时间、数量、以及经手人,甚至还有几笔来自京城某票号的“补贴”款项!

铁证在手!

萧执立刻下令,封锁消息,同时以雷霆手段控制了镇南卫指挥使冯某及一干涉案人员。他知道,必须尽快将人证物证安全送回京城,迟则生变。

双线并进,京城与南境,虽相隔数千里,但夫妻二人心意相通,配合默契,终是在这迷雾重重的困局中,撕开了一道决定性的口子。然而,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