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穿成废物嫡女后我富可敌国 > 珠玉在侧(第1页)

珠玉在侧(第1页)

太子妃薛氏被废,迁居冷宫,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朝堂深潭,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久久难平。崔氏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虽不敢明着质疑圣裁,但暗地里的不满与躁动,却如同地底潜行的暗火,灼烧着各方敏感的神经。而靖王府,无疑被推到了这场风暴眼的正中心。

连日来,靖王府门前车马明显稀疏了许多,往日里那些借着各种由头前来拜会、示好的官员,此刻大多选择了观望,甚至避嫌。朝会之上,投向萧执的目光也复杂了许多,钦佩者有之,忌惮者更有之。太子萧鉴虽被罚闭门读书,但其经营多年的势力并未伤筋动骨,沉默,有时比喧嚣更为可怕。

萧执对此恍若未觉,依旧每日准时上朝下朝,处理军务,神情冷峻如常,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废妃风波从未发生。唯有回到熙和殿,看到灯下那个沉静翻阅书卷或处理庶务的身影时,他眉宇间的冰霜才会悄然融化几分。

“今日又有两位御史上了折子,虽未明指,字里行间却在暗讽本王‘御内不严,致生祸端’。”萧执接过林微熹递来的热茶,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林微熹执壶的手稳如磐石,为他续上茶水,声音清越:“树欲静而风不止。王爷立身正,行事端,何惧宵小非议?陛下圣心独断,既已裁夺,便是认可王爷与臣妾的清白。此刻我们越是从容,那些暗中窥伺之辈便越无从下手。”

她放下茶壶,抬眼看他,眸中是一片澄澈的明镜:“只是,经此一事,东宫与王爷之间,已是势同水火。太子殿下虽暂受挫,然根基未动,我们需得更加谨慎,尤其要提防其狗急跳墙。”

萧执握住她的手,指尖微凉,却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放心。经此一役,他也该知道,有些底线,碰不得。”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略显清减的脸上,语气转为柔和,“倒是你,连日劳神,还需好好将养。府中庶务,若不紧要,便让下面人多分担些。”

林微熹微微一笑:“臣妾省得。不过是些日常琐事,费不了多少心神。”她并非逞强,而是深知,在这风口浪尖上,她越是表现得从容镇定,府内外的人心便越能安稳。她这位靖王妃,不仅是萧执的妻子,更是这王府的另一根支柱。

正如林微熹所料,废妃的余波并未轻易平息。数日后,京城开始流传起新的谣言,此番不再直接攻击林微熹,而是将矛头隐隐指向了萧执,暗示他“功高震主”、“结交外臣”,甚至将之前边军冬衣案中他力主严惩、牵连甚广之事也翻了出来,曲解为“排除异己,培植私党”。

这些谣言编造得颇具技巧,真真假假,难以分辨,且传播渠道隐秘,显然是有人在背后精心策划,意图在皇帝心中种下猜忌的种子,同时离间萧执与朝中其他势力的关系。

“王爷,可要属下派人去查查源头?抓几个散布流言的好细,杀一儆百!”石磊面色冷硬地请示。

萧执尚未开口,一旁的林微熹却摇了摇头:“堵不如疏。此时大动干戈,反而显得心虚,坐实了流言。既然他们想在父皇心中种刺,我们便要让父皇看到,王爷的心,始终在社稷江山之上。”

她沉吟片刻,对萧执道:“王爷,近日南境似有零星战报,言及西南夷族有些不安分的小动作,虽未成气候,却也不可不防。王爷或可主动向陛下请缨,加强对南境军务的整饬与巡查,一来彰显王爷时刻以国事为重,二来,也可暂时远离京城这是非漩涡,以静制动。”

此计可谓四两拨千斤。主动请缨外出公干,既表现了忠君爱国,不计个人毁誉的胸襟,又能巧妙避开京城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让那些暗箭暂时失去目标。

萧执眼中闪过激赏之色,当即颔首:“夫人所言极是。本王明日便上奏。”

果然,萧执主动请缨巡查南境军务的奏折一上,皇帝阅后,当着众臣的面便赞许道:“靖王心系社稷,不辞劳苦,实乃国之栋梁。”此言一出,那些暗地里的流言蜚语,顿时显得苍白无力了许多。

就在萧执筹备南下事宜,林微熹亦忙着为他打点行装之时,一日清晨,林微熹在用早膳时,忽觉一阵莫名的恶心眩晕,勉强压下不适,脸色却有些发白。

“可是近日太累了?”萧执立刻察觉,放下筷子,蹙眉问道,伸手欲探她的额头。

林微熹微微侧身避开,自己按了按手腕,心中忽有所动。她月信已迟了半月有余,近日又时常感到惫懒嗜睡……一个念头如同破土的新芽,悄然萌生。

“无妨,许是昨夜没睡安稳。”她按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上依旧平静,不愿在他出行前徒增牵挂。

然而,细心的鲁娘子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趁着萧执去前院处理公务,她悄悄请来了府中一位信得过的老医正。

诊脉不过片刻,老医正脸上便露出了然的笑容,起身拱手道:“恭喜王妃,贺喜王妃!您这是喜脉啊!依脉象看,已近两月,胎气稳固,乃是大吉之兆!”

纵然心中已有猜测,得到确切诊断的刹那,林微熹仍是怔住了,手下意识地抚上尚且平坦的小腹,一股难以言喻的、混杂着惊喜、茫然与巨大责任感的热流瞬间涌遍全身。这里,有了她和他的骨血……

鲁娘子已是喜极而泣,连连念佛。

“此事……暂且不要声张,尤其不要告诉王爷。”林微熹迅速冷静下来,叮嘱道,“王爷南下在即,公务繁重,不能让他为此事分心。待他走后,再寻机禀明陛下和母后不迟。”

鲁娘子虽不解,但见林微熹神色坚决,只得应下。

萧执离京那日,秋风已带了些许凛冽之意。他一身墨色劲装,外罩玄色披风,立于马车前,反复叮嘱:“府中之事,你多费心。若有难处,即刻传信于我。南境事了,我尽快回来。”

林微熹为他理了理披风的领口,指尖拂过那冰冷的刺绣纹路,压下喉间的哽咽,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与往常无异:“王爷放心,臣妾晓得。南境路远,瘴疠之地,王爷务必保重自身。臣妾在府中,静待王爷凯旋。”

她目光盈盈,深深地望着他,似要将他的模样刻入心底。这一次离别,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她的身体里,孕育着他们共同的血脉,那是比任何誓言都更坚固的羁绊。

萧执总觉得她今日的目光格外缠绵,只当是离别在即的不舍,心中微软,伸手将她轻轻拥入怀中,在她额间印下一吻:“等我回来。”

马车辘辘远去,消失在长街的尽头。林微熹独立在府门前,秋风卷起她的裙袂,直到那影子再也看不见,她才缓缓收回目光,手不自觉地再次抚上小腹。

那里,正悄然孕育着新的生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她知道,从此刻起,她不仅要守护好这个家,更要守护好这份上天赐予的最珍贵的礼物。

回到熙和殿,她召来鲁娘子和几位绝对心腹,肃然道:“本妃有孕之事,乃王府头等机密,在未得陛下和皇后娘娘明旨前,严禁外传。府中一应事务,如常进行,饮食起居,需更加谨慎。”

“是!奴婢遵命!”众人齐声应道,脸上皆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悦与郑重。

林微熹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那棵依旧苍翠的松柏,目光沉静而坚定。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此刻,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珠玉在侧,不仅是萧执视她如珍宝,更是这腹中悄然生长的希望,如同最温润却也最坚韧的光,照亮了他们共同的前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