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宗弘”推荐阅读《岷江神工》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混合频段的杂音突然化作缠人的雾。张叙舟盯着观测屏上紊乱的能量图谱,耳中灌满了熟悉的声音——那是祖父临终前的咳嗽声,混着苏星潼幼时的啼哭,甚至还有赵山河失控时的嘶吼,这些声音像无数根针,扎得道源能都在颤抖。护江力的数值被这股多维杂音搅得忽上忽下,144960→144880→144800,第7次幻象冲击后,苏星潼的银簪突然剧烈震颤,簪尖的光点忽明忽灭,仿佛下一秒就要熄灭。
“是煞力母巢在调‘情绪频率’。”苏星潼猛地咬住舌尖,用痛感驱散耳畔的幻听,全息投影里的杂音频谱触目惊心:灵体维度的声波带着黑色的“执念纹”,山川维度的震颤裹着土黄色的“乡愁波”,外星物维度的脉冲则闪着紫色的“恐惧光”,“它们不是单纯的信号叠加,是要勾起最痛的记忆,让我们自己乱了阵脚——就像在伤口上撒盐,趁你疼得弯腰时抢东西。”她突然转动银簪,簪尖的光点分裂成三束,“祖父日记里的‘巽风辨位法’说,不同维度的信号有不同的‘光味’,灵体是冷的蓝,山川是暖的黄,外星物是涩的紫。”
观战区的“维度感知云录”频道瞬间被千万条记录淹没。西藏的转经者上传“灵体干扰体验”,描述的“耳边低语”与当前幻听特征完全吻合;黄土高原的牧羊人发来“地脉共振日志”,记录的“山体震颤节奏”恰好对应山川维度的杂音频率。甘肃王栓柱的首播画面里,他孙子用三棱镜将阳光分成七色,指着其中三色喊:“爷爷你看,蓝的像冰,黄的像火,紫的像葡萄皮!”孩子天真的分类,竟与银簪光点的维度标记不谋而合,“它们本来就不一样呀!”
善念值在73。0亿处泛起七彩涟漪,73。1亿→73。2亿。张叙舟的指尖抚过银簪分裂的光点,突然感到三股不同的触感——蓝光冰冽如溪,黄光温暖似土,紫光涩麻像未熟的果子。记忆闪回12岁那年的暴雨夜,祖父在观测站的沙盘上画八卦,说“风最会骗人,但风里的土味、水汽、花香骗不了人”,那时他不懂,此刻看着银簪的光点突然在杂音中划出三条轨迹,突然明白:所谓混合杂音,不过是把不同维度的“情绪碎片”捆在一起,只要像解绳子那样找到各自的线头,就能逐个扯断。
当银簪的三束光分别刺入三个维度的信号源,奇迹开始上演:灵体维度的沧江水神虚影突然从蓝光中升起,张开巨口将黑色执念纹吸入口中;山川维度的昆仑山脉投影顺着黄光舒展,像抹布般擦去土黄色的乡愁波;外星物维度的α星脉碎片迎着紫光旋转,将紫色恐惧光绞成齑粉。但反转在杂音减弱70%时骤现——剩余的30%杂音突然拧成灰黑色的“混沌球”,竟能吸收所有维度的净化能量,护江力骤跌160点,144800→144640,监测屏显示,混沌球里翻滚的,是所有人最痛的记忆碎片,“它在吃我们的情绪!”苏星潼的银簪突然发出哀鸣,簪尖的光点黯淡了一半。
“用‘现在时’破它!”张叙舟突然将观战区实时上传的“此刻瞬间”导入银簪——这是全球用户正在经历的平凡瞬间:母亲哄婴儿的哼唱、工人敲打钢板的叮当、学生翻动书页的沙沙……这些带着“当下温度”的声音,像阳光穿透迷雾,混沌球表面突然出现裂纹。这是神话能量体系里藏着的“破幻密钥”:最顽固的执念,往往敌不过最鲜活的现在。苏星潼的银簪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分裂的三束光点重新合一,在混沌球中心炸开,灰黑色的碎片里,竟飘出一段清晰的灵体信号。
“……第七器在‘奇点之眼’……”
那是祖父的声音,温和得像1997年夏夜的风。观战区的善念值像被点燃的火箭,73。2亿→73。3亿。护江力的指针疯狂回弹,144640→144900→145210(+410点)。当最后一丝杂音消散,银簪的光点在半空凝成半张星图,“奇点之眼”西个字被红光圈住,位置恰好落在黑洞视界的边缘,与3055章捕捉的母巢坐标形成微妙的三角关系。
张叙舟摸着还在发烫的银簪,突然懂了这场情绪战的深意:所谓混合杂音从不是单纯的干扰,是煞力母巢在试探——试探谁能带着伤痛往前走,谁能在回忆的泥沼里抬起头。就像祖父说的,风里的骗局再多,也挡不住脚下一步步踩出的实路。
观战区的热评被王栓柱孙子的画霸屏:纸上的银簪射出三道光,分别缠住蓝色的雾、黄色的烟、紫色的气,光的尽头写着“现在”两个字。这条带着孩子气的留言,让善念值稳稳站上73。3亿,也让张叙舟突然想起银簪分裂光点时的触感——原来最锋利的辨幻刃,从来不是冰冷的理智,是带着温度的、对“此刻”的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