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星云节点的坐标仪突然疯狂跳动。张叙舟盯着屏幕上每73秒偏移1。3光年的数值,指腹在三星堆金杖的“反指令符”上捏出红痕——那道脉冲杂音像定时炸弹,每次震颤都往坐标参数里塞“篡改指令”,护江力的数值被这股恶意拽得剧烈摇摆,144710→144550→144510,第5次脉冲过后,史前中继器的指示灯开始乱闪,仿佛下一秒就要执行母巢的错误指令。
“是煞力母巢在给节点‘下命令’。”苏星潼将脉冲波形导入破译系统,屏幕上瞬间拆解出“节点编号+坐标偏移量”的二进制代码,“第73秒的峰值藏着核心指令,就像电报的莫尔斯码,短颤是点,长震是划。”她突然指向祖父1983年的“星脉指令表”,泛黄的纸页上,用红铅笔标注的“母巢语言语法”竟与代码结构完全吻合,“爷爷早就破译过类似的指令,说‘它们的密码藏在星脉跳动的节奏里’。”
观战区的“跨星指令破译”频道瞬间被数据流淹没。α星系的“符号学家云团队”上传的“母巢语法库”在热评区炸开,其中“节点编号对应星轨度数”的规律,让破译效率提升300%;甘肃王栓柱的首播画面里,他孙子用算盘模拟脉冲节奏,算珠每73秒拨动一次,得出的数字恰好与坐标偏移量吻合,“爷爷你看,按它跳的次数算,就能找着规律!”孩子拍算盘的脆响,竟与脉冲的间隔完全同步,像给指令波打了节拍。
善念值在72。5亿处掀起金浪,72。6亿→72。8亿。张叙舟的指尖抚过金杖上的螺旋纹,突然触到一处温热的刻痕——这与祖父在指令表旁画的“符阵锚点”完全吻合。记忆闪回1993年观测站的深夜,老人用铜针在金杖上刻符,说“对付指令就得用‘反话’,它让往东,你就得在符里藏个西”,那时他不懂,此刻将金杖刺入脉冲信号源,突然明白:杖身的螺旋纹是“指令倒转器”,每圈螺纹都能把母巢的指令拧成反向代码,就像把“前进”变成“后退”的密码锁。
当第一缕金纹顺着脉冲通道游走,奇迹开始显现:原本要让节点偏移的指令,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岷江神工》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突然变成“坐标锁定”的信号,坐标仪的跳动幅度骤减。但反转在破译至80%时骤现——母巢像是察觉了异常,脉冲频率突然从73秒压缩至37秒,新的指令带着更复杂的加密层涌来,护江力骤跌200点,144510→144310,监测屏尖叫着显示:“3个节点己执行错误指令,坐标偏差超5光年!”
“用双星系密钥交叉验证!”张叙舟突然将地球的“星脉指令表”与α星系的“语法库”导入金杖,两道知识洪流在杖头碰撞出银蓝色的光。这是神话能量体系里藏着的“跨星破密术”:母巢的指令再复杂,也架不住两个文明的“语言字典”同时对照。金杖的反指令符突然亮起,将37秒的加密脉冲拆解成“节点编号7→偏移量-2。7光年”的清晰指令,就像用两把钥匙打开同一把锁。
观战区的善念值像火山喷发,72。8亿→73。0亿。地球团队与α团队同步操作,3个跑偏的节点被强行拉回正轨,护江力的指针疯狂回弹,144310→144600→144960(+450点)。当金杖刺入第7个节点的信号发射器,反指令符突然爆发出刺目金光,将母巢的脉冲指令死死钉在半空——指令波的传播出现73秒延迟,像被按下慢放键。
更惊人的是,被拦截的指令里藏着一串坐标。苏星潼将其输入星图,红点赫然落在超新星遗迹的核心区域,与290卷发现的“煞力母巢寄生位置”完全重合。张叙舟摸着还在发烫的金杖,突然懂了这73秒脉冲的深意:所谓指令波从不是单纯的破坏,是母巢在炫耀它的控制范围——但就像祖父说的,再精密的指令,也挡不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智慧。
当观战区的全球用户用“脉冲节奏”编出反制儿歌时,金杖的反指令符上浮现出祖父的小字:“它们怕被破译,更怕被反向定位。”史前中继器的指示灯恢复正常,投射的全息图里,暗星云的节点像被点亮的灯塔,每个都在闪烁“己挣脱控制”的信号。
张叙舟望着星图上的母巢坐标,突然听见金杖发出低沉的嗡鸣,仿佛在说:“找到它的老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