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岷江神工 > 第3032章 煞力织天网金杖破迷障(第1页)

第3032章 煞力织天网金杖破迷障(第1页)

暗星云核心的信号监测屏突然爆出雪花。张叙舟盯着屏幕上扭曲的星图坐标,指节捏得发白——3031章升级续航的中继器,此刻传回的信号误差竟拉大到3光年,原本清晰的α星系轨迹被揉成乱麻,墨蓝色的煞力场像张巨网,将每一束能量波都搅得粉碎。护江力的数值在波动中骤跌,138180→138050→137900,每跳一下,三星堆金杖的杖身就多一道裂痕,仿佛被无形的力撕扯。

“是高密度煞力场的‘频率劫持’。”苏星潼将金杖竖在监测仪旁,杖头的太阳纹投射出的频谱图里,煞力波正模仿道源能的频率,像混入羊群的狼,“它们会篡改坐标参数,让中继器以为在传正确信号,实际在往黑洞里送。”她指着频谱图中73赫兹的峰值,“祖父日记里记过‘煞力避角’,说屏蔽场必须与磁场呈73度,才能错开这个频率——就像躲暗器得算准它的来路。”

观战区的“符阵破煞”频道瞬间被数据淹没。湖北武当山的道长上传了“太极屏蔽阵”手稿,其阴阳鱼的夹角恰好73度;广东造船厂的老焊工发来“船体防磁角”参数,钢板倾斜73度时,磁干扰能降低90%。“我家罗盘遇煞就转73圈!”甘肃王栓柱的首播画面里,他正用红线缠罗盘,“转完指针就稳了,老辈人说这是‘天地留的活口’!”

善念值在64。2亿处翻涌,64。3亿→64。4亿。张叙舟突然注意到金杖裂痕的走向——那些细密的纹路竟组成微型的“锥形符”,与1973年祖父在暗星云观测站画的“煞力导流图”完全重合。他猛地转动金杖,让杖身与地面呈73度角,杖头的太阳纹突然展开,在半空撑起透明的锥形屏蔽场,边缘的符文与网友上传的10万组参数重叠,像无数双手共同扶住这把“破煞伞”。

但危机并未解除。屏蔽场启动12分钟后,信号误差仅缩小至1。8光年,锥形顶端开始渗出墨蓝色——煞力场正从顶点的“能量盲区”渗透,像雨水顺着伞骨缝往里钻。张宗弘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护江力再跌150点,137900→137750,监测屏弹出警告:“煞力浓度突破临界值,中继器核心将被腐蚀。”

“反向导流!”张叙舟的记忆突然被祖父的“能量转换器”唤醒。1989年观测站的雷雨夜,老人用铜线圈绕成锥形,说“煞力和道源能本是一对,能拆就能合”。他将金杖与中继器的能量接口对接,让锥形屏蔽场的内壁布满反向符文——原本用来挡煞力的场域,突然变成“能量滤网”,墨蓝色煞力穿过时,竟被转化成金色的道源能,顺着杖身流入中继器,储备条瞬间从42%涨到67%。

这是神话能量体系里藏着的“共生密码”:高密度煞力场虽危险,但其能量密度是普通区域的10倍,只要找对转化频率,就能变废为宝。苏星潼的全息图里,被转化的能量正顺着九枝蓄能阵(3031章部署)分流,像给干涸的河床引来活水,中继器的信号误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1。8光年→1光年→0。3光年,最终稳定在安全阈值内。

观战区的善念值像炸开的烟花,64。4亿→64。5亿。千万网友同时开启“云调角度”,有人用AR模拟不同倾斜角的屏蔽效果,有人上传家乡的“煞力谚语”,当第800万条数据汇入时,金杖的裂痕突然愈合,杖头喷出的能量流在半空组成完整的α星系星图,其中一块星脉残片正闪烁着超新星遗迹的坐标——那是煞力场被转化时,意外“吐”出的宇宙记忆。

护江力的指针疯狂反弹,137750→138000→138430(+680点)。张叙舟摸着金杖上温热的符文,突然懂了祖父“煞力避角”的真意:73度不是单纯的躲避,是让屏蔽场与煞力场形成“能量梯度”,就像让瀑布改道发电,危险与生机本是同一条河的两岸。

夜幕降临时,中继器传回的星图己清晰到能看见α星系的行星环。张叙舟望着屏幕上那块超新星遗迹残片,突然觉得暗星云的煞力场像块粗粝的磨刀石——它磨碎了脆弱的信号,却也磨出了人类与宇宙对话的新方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