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诡异的是,该信号每隔11。7秒就会发射一次短波,编码格式竟与南美樱花林中花瓣飘落的节奏完全一致。
它们在同步。
植物、金属、人体神经……某种跨介质的共鸣正在形成。
她立刻联系老人。
视频接通时,对方正仰望着极光,脸上映着幽蓝光芒。
“你明白了?”他说。
“母亲把记忆种进了自然。”小樱声音发颤,“她知道未来的技术会监控人类,于是把真相藏在了生态系统里??花粉、水流、甚至地磁波动。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这些载体就会持续唤醒彼此。”
老人点头:“所以林才会被吸引到南美。他的身体不只是枢纽,更是‘钥匙孔’。只有当他站在特定坐标上,与大地共振,才能激活沉睡的数据链。”
“我们必须让他回来。”小樱坚定道。
“不行。”老人摇头,“现在的他,已经是系统的一部分。强行移动,可能导致整个记忆网络崩塌。唯一的办法,是你去那里,带着徽章残片,完成最后的仪式。”
三天后,小樱重返安第斯山谷。
夜幕降临,她站在林最初出现的荒原中央,取出从火盆中抢救出的焦黑纸片,以及那支刻着“雪地里的,从未丢失”的钢笔。她将二者置于一块古老岩石之上,按照《梦桥链手记》末章记载的方式,轻声念出三句话:
>“我曾遗忘。”
>“我愿记得。”
>“请回应我。”
风停了。
大地微微震颤。
远处樱花林缓缓摇动,花瓣升腾而起,在空中排列成一条光之径,直指天际。与此同时,海底那枚徽章突然爆发出强烈信号,与林体内代码印记、小樱的脑电波、以及空气中飘散的花粉共同构成一个五维共振场。
全息影像浮现。
不再是实验室,不再是演讲厅。
而是一间普通的客厅。
年轻的知世抱着婴儿时期的小樱,哼着一首古老的童谣。E。S。-9坐在旁边沙发上,正低头编织一条红色围巾。壁炉里火焰跳动,墙上挂着一幅画:三个人手拉手站在樱花树下,题名《我们记得》。
这是她们最幸福的时光。
画面外,传来知世温柔的声音:
>“记忆不是负担,而是礼物。它可以让我们痛,但也让我们爱。如果我们因为害怕痛苦就删除一切,那人类终将成为精致的空壳。”
>
>“真正的文明,不在于消除伤痕,而在于学会带着伤痕前行。”
影像扩散至全球。
在同一时刻,世界各地的人们手机自动亮起,电视跳出同一画面,街头大屏播放这段家庭录像。没有解说,没有字幕,只有纯粹的情感流淌。
而在阿尔卑斯山深处,“守望者”系统的主控AI首次陷入停滞。
它的逻辑库无法解析这种“非功能性记忆”??既不服务于生存,也不促进效率,却拥有压倒性的感染力。亿万次运算后,它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