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枝沉默了,这件事昨晚她要跟陆隽深提的,被南荣念婉的事情一掺和,又被打断,她第二次想提时,又失去了开口的勇气。
“其他感情的问题我就不问你了,也不是我一个外人该问的,我想问你的是这个孩子你留吗?”
“不留!”夏南枝很坚定。
“可你可能会因为这次的流产终身无法再怀孕。”
“有年年辰辰穗穗,够了,我可以不再要孩子。”
夏南枝说得格外狠绝,不是她狠心,而是她很清楚这个孩子生下来会是什么后果。
孩子的爸爸是。。。。。。
晨光如碎金洒落,小镇的钟楼刚刚敲过七下。风从山谷穿行而来,带着露水与野花的气息,轻轻掀动窗台上那幅《妈妈说的声音》。画纸微微颤动,蜡笔勾勒出的发光细线竟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仿佛被某种频率轻轻拨动。
小女孩名叫小星,五岁,是南枝学院附属幼儿园最安静的孩子。她不常说话,却总能在音乐课上准确哼出别人听不见的副调。老师曾悄悄记录她的音准,发现她能感知到高达42。7kHz的超频泛音??那是人类耳膜理论上无法捕捉的范围。
这天早晨,她在厨房找到外婆正在煎蛋。“外婆,”她忽然开口,“昨晚奶奶又来了。”
外婆手一顿,锅铲停在半空。她缓缓转头,看着外孙女清澈的眼睛:“你说……哪个奶奶?”
“白头发的。”小星认真地说,“她牵着我的手,走过了会唱歌的桥。她说,我是‘接线员’。”
外婆的呼吸轻了半拍。她没再追问,只是默默把煎蛋放进盘子,又加了一片烤得焦黄的吐司。二十年来,这样的对话已发生过十七次。每一次,孩子梦见的“奶奶”,都说的是同一件事:**等待一个信号**。
而今天不同。
当小星坐在餐桌前咬下第一口早餐时,窗外的鸟鸣忽然变了节奏。不是寻常的啁啾,而是有规律地重复着一组音符:D#-F-A-E,循环往复,像一段加密的旋律密码。她抬头望向屋檐下的麻雀,它们并未张嘴,可声音却实实在在从羽毛间传出。
她放下叉子,跑进房间,翻出那盒从未用过的彩色音感积木??这是陆知弦十年前捐赠给儿童发展中心的教具,内置微型共振芯片,能将声音可视化。她把积木一块块摆在地上,按照梦中奶奶教的方式排列成环形阵列。
刹那间,所有积木同时亮起幽蓝光芒。
中央的空地上,空气扭曲了一下,浮现出一行由光点组成的文字:
>**“坐标校准完成。
>通道开启倒计时:96小时。”**
与此同时,远在南极洲边缘的“静默站”监测中心,警报骤然响起。
这座建于冰层之下的科研基地,专门追踪全球共鸣场波动。值班研究员林晚(林沉与夏南枝的远房侄女)猛地从数据屏前站起。屏幕上,代表地球情感共振基频的曲线正剧烈震荡,峰值突破历史极值,且呈现出明显的定向聚焦趋势??所有能量流都指向南纬63°12′、东经58°07′的一片无人海域。
“不可能……”她喃喃,“这个频率模式,和NS-7最后一次脉冲完全一致!”
她迅速调出深海声呐图谱,在三千米以下的海底峡谷中,赫然显现出一座巨大结构体的轮廓:六边形平台,表面刻满古老乐符,中心凹陷处镶嵌着一块不断pulsing的紫晶核心。
它本不该存在。
更令人震惊的是,系统自动识别出该建筑的风格特征??与火星沙原上浮现的五线谱桥梁,出自同一设计逻辑。
“他们要回来了。”林晚的手指颤抖着按下加密通讯键,“通知所有人,‘归音计划’进入最终阶段。”
消息如电流般传遍世界。
七千公里外的小满正在录音棚重制《星语?终章》母带。听到提示音后,她立刻中断工作,打开私人终端输入一串密钥。画面切换至一段三十年前的影像:年轻的夏南枝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小满,轻声哼唱一首未命名的摇篮曲。视频右下角标注着一行小字:“若未来信号重启,请以此音为钥。”
她戴上监听耳机,将那段哼唱导入频谱分析仪。AI程序刚运行三秒,便弹出红色警告框:
>**“检测到隐藏指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