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先去的北庭电视台。
北庭电视台有广告部,李龙开着伏尔加过来,进电视台院子后打听到广告部,对方热情招待。
这年头能开着轿车过来的,先不说身份什么,至少表面实力还是有的。
广告部负责和李龙对接的是一位中年女同志,自我介绍叫宋丽华,短发,看着很干练的一个人。
“我们这边广告分两种,一种是图文广告,就是直接打出来广告的具体内容,这个广告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宋经理也没客套,在得知李龙的来意之后就直接介绍起来:
“还有一种是摄像制作专业广告,这个要贵一些,但效果也更直观一些。”
然后就是广告时段。
李龙本身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便选了第一种,时间是一个星期。
具体的时段是转播新闻联播,再播放庭州新闻之后,算黄金时间,所以哪怕是图文广告,广告费一个星期打包也要三千块钱。
贵是挺贵的,但想想这是面对整个北庭自治州,哪怕有些地方覆盖不到,至少也能让几十万人看到了。
李龙觉得,划得来。
因为李龙随身携带的资料,所以广告部这边很快就把广告图文内容拟定出来给李龙过目。
李龙看了看,内容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些人还是挺专业的。
他们还在一台电视上展示了一下蓝底白字的广告实况显示给李龙看。
“播放广告的时候会有我们的播音员读出来,方便那些不认字的人了解。”宋经理说道,“李经理觉得怎么样?”
“很好。”李龙笑着说道,“我觉得挺好的。接下来就看效果吧,如果效果好的话,我会继续过来投放广告的。”
他原本是想着先看看电视广告的效果,然后再给报纸上打广告比较一下,但觉得这玩意儿也不好比较,毕竟有可能有的广告是长效的,既然来了一趟,干脆就直接一起搞定吧。
报纸广告相对更加简单一些,直接在《北庭日报》的四版最后一小块,这里分成好几小份,每个广告版块就一两百个字,然后留个联系人和电话。
当然价格也便宜,整个广告一个月时间才一千块钱。
这时候广告也算是新兴事物,特别是在北疆。媒体也在探索,能来打广告的本身就比较少,所以李龙这也算是吃了回螃蟹。
付了钱拿到发票,李龙看时间差不多,在外面吃了顿饭,然后就匆匆赶回去了。
接下来就是看效果了。
虽然家里有电视,但却收不到北庭电视台??距离比较远,信号达不到。
李龙想着是不是抽空搞点好天线啥的,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那种锅状天线。
就目前101天线,还只能收到三个台,二频道是中央1套,9频道是石城台,5频道是玛县台,但玛县台现在还只是试播,时播时不播的,还没新闻这一类的东西,就是放个录像电影啥的。
偶尔能在晚上或者晴天信号好的时候收到兵团电视台,但也不是很清楚,雪花很大。
李龙觉得可能树个天线会好一些?
回到县里,李龙先去到收购站给老爹和孙家强、梁双成说了这件事情,告诉他们打了广告,留了收购站的电话,可能这几天会有电话来找着买车,到时接起来的时候客气一些热情一些。
“那咱们这些车够不够卖的?里打广告啊,那岂不是全州的人都知道了?”李青说道。
李龙倒不觉得,他解释着说道:“北庭电视台,能覆盖的范围就是北庭市、呼县、米泉、阜康吧?哦,乌城一部分地区应该也能收到。东三县和咱们这里是看不到的。”
不管怎么说,能覆盖这么大的范围,消耗掉十几台车还是很容易的。李龙的广告里不光卖车,还说他们收购棉鞋棉大衣皮大衣。
那时候的广告语,卖东西是“数量有限欲购从速”,收购东西是“量大价优,竭诚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