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 第二百一十四章 请辞(第2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请辞(第2页)

与此同时,议政院筹备稳步推进。各省推选大会热闹非凡,既有致仕老臣再度出山,也有布衣学者崭露头角。苏州府一场辩论会上,一位女医竟以“防疫贡献”资格参选,力压三位进士出身的乡绅,赢得席位。消息传开,举国哗然,却又无人能否认其功绩。

唯有西北边陲仍不安宁。四月初,哈密使者急报:瓦剌部集结骑兵万余,声称“迎请太宗血脉归位”,实则欲借“靖”字残党残余势力南下劫掠。甘肃总兵请示是否主动出击。

朱允?沉吟良久,提笔批复:“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他命工部赶制百具“火鹞”??一种绑有火药的竹鸢,夜间点燃后可飞越敌营引发火灾;又令商人伪装成走私贩,向瓦剌贵族兜售“大明特制美酒”,实则掺入致幻草药。五日后,敌营果然大乱,首领梦中惊呼“建文帝率阴兵来袭”,连夜撤军,途中自相践踏,损兵三千。

捷报传来,群臣称奇。朱允?却道:“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若能以智止戈,何须血染黄沙?”

五月端阳,京城疫病再起。太医院束手无策,民间恐慌蔓延。危急关头,那位获封“名誉待诏”的苏州女医再度献策:采集艾叶、藿香、贯众熬汤,分发百姓饮用;另以石灰混合草木灰洒遍街巷,阻断秽气传播。

朱允?立即下令照办,并亲自撰写《防疫谕民诏》,用白话书写,张贴街头:“诸位父老:病从口鼻入,非天罚也。勤洗手,避污井,戴巾掩面,勿聚众喧哗。朝廷已调药十万剂,免费发放。若有隐瞒病情者,不罪;若故意传播,则依法严惩。”

此举大得民心。百姓感念皇恩,自发组织“防疫队”,巡查邻里,帮扶孤寡。连一向倨傲的国子监学子也走出学堂,到贫民区施药送粥。有人感慨:“三十年前若有如此应对,何至于饿殍千里?”

夏至那天,凤阳密室又有新发现:在《治国策要》残卷夹层中,找到一幅洪武帝亲绘的“议会构想图”,标注“三院分权:立法、监察、执行,互不统属,共效唐虞之治”。图旁批语:“吾儿标性暴,恐难守此;孙儿允?仁厚,或可成之。”

朱允?跪拜于地,泣不成声。

当晚,他召集“制度设计局”全体成员,宣布正式启动《大明宪纲》立法程序。他亲自拟定第一条:“凡我子孙,继统者必先宣誓遵守《宪纲》,违者天下共讨之。”并规定,今后皇位继承不再solely依嫡长,而需经议政院审议其德行与能力,方可即位。

此令一出,宗室哗然。几位年长亲王联名上书,称“祖制不可轻改,神器岂容评议”?更有甚者,暗中联络旧部,意图发动“清君侧”。

朱允?不动声色,反下诏邀请诸王赴南京共祭孝陵。众人疑惧,迟疑不前。他便派阿禾随使臣前往各府,每到一处,少女便当众朗读《忠烈传》片段,讲述当年有多少藩王护卫曾为保护建文帝战死殉节。

“你们的祖先流过血,”她说,“为什么你们只想争权?”

一语如雷贯耳。最终,除二人称病未至外,其余亲王悉数赴祭。祭典之上,朱允?不提旧怨,唯独带领众人重读洪武遗训:“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万姓之天下。”随后宣布,将设立“宗室议政会”,允许藩王推举代表参与国家大事讨论,但不得掌握兵权与地方行政。

一场潜在危机,化于无形。

秋分时节,葡萄牙使节再度来华,带来惊人消息:“白翁”已于马六甲被捕,系被其昔日心腹出卖。此人原为建文旧臣后代,因家族遭永乐清洗而流亡海外,一生致力于恢复“太宗正统”,却不料晚年发现自己效忠的竟是篡位者的神话。

审讯记录显示,他在被捕当日仰天长叹:“我奋斗一生,原来是在替魔鬼翻案。”

朱允?阅毕,久久无言。良久,他提笔写下批语:“赦其死罪,押往凤阳守陵十年。每日诵读《壬午忠烈传》,抄写一遍。若真心悔悟,十年后可自由归乡。”

陆明远不解:“此人罪孽深重,为何宽容至此?”

“因为他终究是为了‘正义’而错。”朱允?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比起那些明知真相却仍选择撒谎的人,他至少还相信过什么。”

冬月初七,阿禾生日。朱允?破例准她携全村孩童入宫游览。三十多个农家孩子第一次走进紫禁城,瞪大眼睛看着金瓦红墙,叽叽喳喳问个不停。朱允?亲自带他们参观文渊阁、实学馆、议政院工地,最后来到钟楼下。

“你们知道这灯为什么每年都要点吗?”他问。

一个小男孩举手:“为了照亮皇上回家的路!”

朱允?摇头:“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哪怕最黑暗的时候,也有人不肯熄灭心中的光。”

阿禾从怀中掏出一本手抄册子,递给朱允?:“这是我和同学们写的《真话集》,里面记了村里发生的每一件好事,还有大家怎么学会写字、种新稻种的故事。我想送给您。”

朱允?翻开第一页,只见稚嫩笔迹写道:“建文爷爷回来了,不是骑着马,而是走在我们心里。”

他眼眶发热,轻轻抱住女孩:“谢谢你,阿禾。是你让我明白,真正的江山,不在宫殿,而在这些愿意说真话的心里。”

腊月最后一天,除夕夜。全城灯火通明,爆竹声此起彼伏。朱允?再次登上钟楼,身边站着太子、陆明远、阿禾,以及数百名受邀进宫的平民代表??有教师、医生、工匠、农夫,甚至包括那位曾焚烧《辨伪录》的陈文炳。

他举起一杯浊酒,遥敬夜空:

“敬三十年前死去的忠魂,

敬三十年来活着的百姓,

敬未来每一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

酒洒长空,风起灯明。

两盏莲花灯在岁末寒风中静静燃烧,如同两颗不肯坠落的星辰。远处河面上,万千河灯顺流而下,载着祈愿,驶向未知的春天。

朱允?望着这满城光明,轻声说道:

“老师,您看到了吗?

这一次,光真的留下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北马寻龙
一笔心酸北马寻龙
...
飞剑问道
我吃西红柿飞剑问道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