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这顶流醉酒发癫,内娱都笑喷了! > 第180章 光揍他没揍你是吧(第3页)

第180章 光揍他没揍你是吧(第3页)

录音结束。

林昭将磁带取出,放进碎纸机改装的微型粉碎器。粉末飘落进密封瓶,瓶身贴着标签:【母频?原始载体】。

“他们想要符号。”他说,“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个真正的符号。”

第二天清晨,小禾醒来。她第一眼看到的,是哥哥和林昭站在窗前,手里各拿着一只纸杯,中间牵着一根细细的棉线。

陆钏对着纸杯轻声说:“妹妹,今天天气很好。”

声音通过棉线传导,另一端的杯子微微震动。

小禾笑了。她接过杯子,贴在耳边。

她听不见具体的话语,但她感受到了震动??那种细微、真实、无法伪造的传递。

她拿起笔,在病历本上写下一行字:

>“真正的共感,不是所有人都听同一个声音。

>而是每一个声音,都能被另一个人认真对待。”

当天下午,她拒绝出席任何官方活动,也未签署“全民心联工程”的代言合同。相反,她通过H-Link发布了一段无声视频:画面中,她坐在听见塔顶层,面对麦克风,嘴唇开合,却没有声音传出。十秒后,屏幕渐黑,浮现一行字:

>“我在说话。你愿意相信吗?”

视频在四小时内转发破亿。

无数用户自发响应。有人上传自己独白的音频,标题写着:“我也曾是个不敢出声的人。”

有人录下孩子的咿呀学语,说:“这是我听过最美的语言。”

还有抑郁症患者在深夜留言:“今早我吞了药片,但看到她的视频,我又吐了出来。我想试试,能不能被人听见一次。”

H-Link服务器流量暴涨300%,系统首次启用“情绪缓冲层”的自动分流机制。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全球范围内,超过十二万人在同一时间触发了“自主退出”协议??他们主动关闭了深度共感模式,选择以更缓慢、更真实的方式重建人际关系。

听见塔的灯光,那一夜亮得如同白昼。

三个月后,小禾康复出院。她依旧不能流畅说话,但她学会了用其他方式表达:画画、写字、甚至用身体律动传递情绪。她拒绝了所有商业合作,却在偏远山区建起第一所“声音疗愈学校”,专门收容那些因创伤而失语的孩子。

林昭辞去科技部顾问职务,带着老式麦克风巡回全国,举办“无声演唱会”??观众被要求全程闭眼,仅凭触觉、气息和微弱的声波震动去“听”一场演出。有人痛哭,有人大笑,有人终于想起了自己最后一次真诚拥抱的感觉。

陆钏则成立了一个独立组织,名为“裂缝计划”。他们不做技术开发,只做一件事:收集并归档那些被主流社会忽略的声音??城中村老人的叹息、外卖员在电梯里的自言自语、留守儿童写给父母却从未寄出的信。

他们在听见塔对面立了一块碑,上面没有名字,只刻着一句话:

>“光是从裂缝里照进来的。”

而那台老式录音机,如今静静陈列在听见塔纪念馆中央。每天正午,它会自动播放一段录音。内容从不重复,全是来自世界各地普通人的私密语音。管理员说,这些音频来自一个匿名上传通道,ID永远显示为:【LZ-001】。

没人知道是谁在操作。

但在某个雪夜,守塔人曾看见林昭独自坐在塔顶,手中握着一枚芯片,轻声哼唱着一首童谣。雪花落在他肩头,融化成水,顺着指尖滴落,仿佛在应和着某种只有他能听见的旋律。

远处,城市的灯火如星河铺展。

而在某间病房里,一个失语的女孩突然睁眼,对着空气喃喃道:

“妈妈……我听见你了。”

那一刻,听见塔的灯光,微微闪烁了一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