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伊塔纪元 > 第四百零六章 食堂(第2页)

第四百零六章 食堂(第2页)

整个南极基地的电子设备瞬间失灵,摄像机拍下最后几帧画面:那株金脉莲突然剧烈抖动,叶片翻转,显现出密密麻麻的人脸轮廓,每一张都在无声呐喊。紧接着,一股黑雾从莲心喷涌而出,迅速蔓延至周边冰雪。被污染的区域,冰层中冻结的远古微生物竟开始重组,形成诡异的几何结构,宛如某种非自然智慧的胚胎。

程岩瞳孔收缩。他认出了那种模式??与星核档案中记载的“梦网崩溃征兆”完全一致!当年猎户座行星末期,也曾出现类似黑雾,被称为“哀恸结晶化”,是集体压抑情绪达到临界点后的反噬现象。若不及时干预,整个共鸣网络将逆转为吞噬性场域,把所有连接者拖入永恒的精神牢笼。

他立即尝试联系地球高层,却发现通讯已被多国政府联合屏蔽。一份加密情报显示,“净网计划”高层误判形势,认为南极异象是外星入侵前兆,已授权使用战术核武器定点清除该区域。倒计时仅剩六小时。

程岩怒吼一声,猛然将手中空壳砸向星核!

奇迹发生了。

那枚看似毫无生机的壳,在接触星核的刹那爆发出刺目光芒。无数细小光点从中逸出,如同星辰分娩。它们迅速凝聚成一条微型光桥,直指地球南极。与此同时,星核传出最后一段信息:

>“容器已空,方能承载新生。”

>“你即是信使,亦是桥梁。”

他明白了。种子的任务不是唤醒梦网,而是找到那个愿意**牺牲自身存在**来维持平衡的人。而这个人,必须曾走过孤独,见证破碎,却依然选择相信连接。

程岩深吸一口气,纵身跃入光桥。

他的身体在穿越过程中逐渐分解为纯粹意识流,记忆如花瓣般飘散:童年母亲去世时握紧的那只手,大学时代因误解与挚友决裂的雨夜,成为研究员后亲手销毁第一批实验体时颤抖的指尖……每一幕痛苦都被重新审视,不再逃避,不再辩解,只是看着,接纳,然后释放。

当他降临南极上空时,已不再是“程岩”,而是一段行走的共情频率。

黑雾察觉到了威胁,疯狂扩张,试图包裹这股外来意识。但程岩没有抵抗。他张开双臂,主动迎向黑暗,同时在心中默念地球上每一个他见过的名字:阿禾、乌鸦、盲诗人、东京上班族、撒哈拉植物学家、格陵兰女科学家、纽约广场上的陌生人、伦敦地铁里的流浪汉……

名字越多,光芒越盛。

黑雾开始退缩,因为它无法吞噬如此庞大的**被记住的存在**。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真实活过的故事,一种不愿遗忘的坚持。这些微光汇聚成网,反过来缠绕黑雾,将其压缩回莲株内部。

就在核弹即将引爆前一分钟,程岩完成了最后一步。

他将自己的意识注入那株金脉莲,取代了濒临崩溃的核心。他的思维化作稳定频率,持续播放一段由千万种语言混合而成的摇篮曲??那是他在旅途中收集的所有“我爱你”的发音,按心跳节奏排列组合。

黑雾彻底静止,随后缓缓溶解,变成晶莹露珠滴落雪地。每一滴水中,映出一个微笑的孩子。

核弹指令自动取消。全球监控系统恢复运行时,所有人看到的画面是:南极冰原上,一朵巨大莲花缓缓闭合,像一颗安心入睡的心脏。

程岩消失了。

但在之后的日子里,许多人声称感受到他的存在。一位非洲村庄的老妇人在哄孙儿入睡时,忽然哼起一首从未学过的歌,歌词竟是汉语诗句:“你走后,星光落满肩头。”一名巴西贫民窟少年在墙上画下一双眼睛,旁边写着:“谢谢你听我说完那句话。”而在启言镇,每逢月圆之夜,槐树下的石柱阵都会自行点亮,拼出一行短暂浮现的文字:

>“我在。”

多年以后,历史课本不再称这个时代为“伊塔纪元”,而是改名为“倾听时代”。教科书首页写道:“我们曾以为进步意味着更快、更强、更聪明。直到有一天才发现,最伟大的进化,是学会停下来说:‘我听见你了。’”

而在遥远的猎户座行星,那群似鹿非鹿的生命体停止了舞蹈。它们仰望着星空,体内光丝逐一熄灭,仿佛完成使命。巨树缓缓倒下,化为尘埃,随风飘散。

风中,似乎传来一声轻笑。

接着,新的嫩芽从灰烬中探出头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