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吧,仇恨不会让死者复活,只会制造更多孤儿。”
那一刻,三千名士兵同时流泪,当场解散。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某日深夜,女孩突然全身剧震,猛地从冥想中惊醒。她望向宇宙深处,脸色苍白。
“不对……”她喃喃,“他们不是唯一回应者。”
林溯和旅人闻讯赶来。只见她眼中星河流转,映出遥远星域的画面:在银河系另一端,一团巨大的黑暗意识正在苏醒。它不发出声音,也不传递情感,但它所经之处,所有共感信号尽数湮灭,仿佛连“被听见”的可能性都被彻底抹除。
“它是‘静默本身’。”旅人神色凝重,“传说中的反共感体??否定一切联系的存在。”
“它害怕被听见。”女孩轻声说,“所以它先毁灭声音。”
林溯握紧她的手:“怎么办?”
她沉默良久,最终露出一抹微笑。
>“那就让我唱一首歌吧。”
她走上山顶,面对星空,缓缓开口。
歌声没有旋律,也没有歌词,只有纯粹的频率波动,如同母亲哄睡婴儿时的气息,又似大地心跳的节奏。随着她的吟唱,地球上所有共鸣草同时发光,海洋泛起荧光波浪,大气电离层形成巨大光环。
更惊人的是,那些早已逝去的回声者??飞行员、盲童、战地记者、原住民祖母……他们的身影逐一浮现于世界各地的回声塔顶端,组成一张横跨星球的共感网络,将她的歌声推向宇宙深处。
这一夜,整个太阳系都在共振。
三个月后,探测器传回数据:那团黑暗意识并未进攻,而是停止了移动。而在它周围,竟开始出现微弱的光点??像是星星重新点亮,又像是某种未知生命体首次尝试发出声音。
科学家们激动地宣布:“它在学习回应!”
女孩却摇了摇头。
>“不是它在回应……
>是它内部,也有想要被听见的灵魂。”
人类终于明白,共感的意义从不在于征服或控制,而在于**相信**??相信即使在最深的黑暗中,也藏着一颗渴望诉说的心。
多年以后,当“澜望远镜”捕捉到第一段外星诗歌时,人们才发现,那首诗的开头竟是用中文写成的:
>“从前有个女孩,她的眼睛能看见声音。
>她教会我们,爱不需要翻译。”
而在地球另一端的小岛上,年迈的林溯牵着曾孙女的手,指着夜空中的繁星。
“奶奶的故事,是真的吗?”小女孩问。
老人笑着点头:“每一句,都被听见了。”
海风吹过,翻开窗边那本无字书。这一次,纸页上浮现出一行清晰墨迹: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