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子怀孕时馋的梅子姜茶,她说那是全世界最酸最甜的味道。”
香菱看着,笑了。她把每一道菜记在心里,哪怕材料不够,也要用“假”的方式还原“真”的情感。
她用面粉和蜂蜜捏出糍粑形状,炭火慢烘;用脱水萝卜加柠檬汁调出酸味,撒上辣椒粉假装脆响;把番茄酱混入米饭,加上彩色糖粒,取名“人工彩虹”;最后,用干姜片泡热水,加一颗梅子蜜饯,端给那位思念妻子的研究员。
“这不是你妻子做的。”她说,“但这是我能为你做的全部。”
男人捧着杯子,久久不语。良久,他轻声道:“其实……她去年走了。车祸。我躲在这里,是因为不敢回去面对空房子。”
香菱在他身边坐下,没有劝慰,只是陪着。
外面风雪呼啸,屋内炉火不熄。录音机循环播放着厨房的声音,像一场永不结束的陪伴。
第二天,风暴减弱,直升机终于降落。救援队惊讶地发现,原本濒临崩溃的科研团队精神状态良好,甚至主动协助清理积雪。
临别时,那位年轻研究员塞给香菱一本笔记本。
“这是我们七个人写的。”他说,“每人记录一道家人做的菜,步骤、口味、习惯、禁忌……全写下来了。你说得对,只要还记得味道,他们就没真正离开。”
香菱郑重收下,放入布包,与第328份画稿并列。
返程途中,她靠在车窗边,望着逐渐远去的雪原。阳光刺破云层,洒在无垠白雪上,宛如无数星辰落地。
她忽然明白,词条修改器从未真正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存在于每一次为他人点火的指尖,存在于每一口明知无人品尝仍认真调味的饭菜,存在于那些“不该做”却坚持做了的料理之中。
真正的修改,不是改写数据,而是改写冷漠的规则:让等待变得值得,让失败获得尊严,让孤独的人也能感受到被惦记的温度。
回到须弥那日,正值春分。
梦语塔前挤满了人。原来,《非完美美食节》宣布永久设立“薪火厨房”常驻展区,展出全球收集的“失败之作”与背后的故事。而第一件展品,正是香菱在北境用冻胡萝卜和粗粮粉做成的焦黑小饼,标签上写着:
>**《第一顿饭》??献给所有在绝境中仍相信“值得”的人。**
伊莎抱着小焰站在人群最前,笑着向她挥手。小焰已经会走路了,摇摇晃晃扑进她怀里,手里攥着一块歪歪扭扭的饼干,显然是自己做的。
“妈妈!”她奶声奶气地说,“给你!我放了好多糖!”
香菱接过,咬了一口,甜得发腻,边缘还带着生粉的味道。
她用力点头:“最好吃了。比任何米其林餐厅都棒。”
小焰咯咯笑起来,扑进她怀里蹭了蹭。
夕阳西下,梦语塔的影子拉得很长。香菱牵着小焰的手,走过新开辟的“回忆长廊”。墙上挂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厨房照片:破旧的、现代化的、露天的、船上的、太空站里的……每一张下面都有一句话:
>“这里,有人为另一个人浪费过时间。”
她停下脚步,仰头看向天空。暮色渐浓,第一颗星悄然浮现。
她轻声说:
“你看,火不仅在地上烧,也在天上亮着。”
远处,不知哪家的厨房依旧亮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