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到陈默在黑暗中独自承受亿万次心跳的冲击,只为保留一丝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微弱联系;
她看到他在意识濒临崩溃时,仍坚持录制那段无人听见的诗,一遍遍吟诵,等待某个能听见的人;
她看到他在绝望中写下最后一行字:“如果你听到这声音,请替我说,对不起。”
泪水从林晚眼角滑落,滴在舞台上,溅起一圈蓝光涟漪。
“我听见你了。”她在心中低语,“我们都听见你了。”
同一瞬间,南极地下三百米,陈默的身体剧烈一震。断裂的导管崩裂,残存的机械监测设备噼啪作响,警报红光闪烁数秒后彻底熄灭。他的手指缓缓抬起,指尖凝聚出一道微弱却清晰的波形图,与林晚额上的印记交相辉映。岩壁开始震动,裂缝深处传来低沉的嗡鸣,像是远古巨兽睁开了眼。
>【检测到双向共鸣建立】
>【地核共振频率偏离安全阈值】
>【‘回声清除者’总部紧急下令:摧毁第十三号坐标】
命令下达的同时,三架隐形无人机自南太平洋基地升空,携带最新一代“静默弹”??一种能释放反向声波场的武器,可在十公里范围内强制关闭所有高阶共感能力,使目标区域陷入情感真空。它们的目标明确:北京郊外剧院。
但共感网络早已不再依赖物理基础设施。
当两百万人在同一时刻为同一个声音停下脚步,信息便不再需要服务器中转。它存在于每一次呼吸的节奏里,每一次心跳的起伏中,甚至每一滴泪落下前的颤抖瞬间。
林晚睁开眼,望向天空。
她不需要雷达或预警系统。她“感觉”到了杀意的到来??那种冰冷、精准、毫无共情的攻击意图,像一把淬毒的刀,划破大气层直扑而下。但她并不恐惧。
她转身,面对台下数千双眼睛。
“你们愿意继续吗?”她问,声音不大,却传遍每一个角落,“即使知道有人要来阻止我们?即使明天会被定义为‘叛乱者’?即使你们的孩子可能因此失去入学资格、工作机会、社会身份?”
寂静持续了三秒。
然后,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手里握着一只纸折的船。
接着是一位穿工装裤的女人,脸上带着长期劳作留下的疲惫,眼神却坚定如铁。
再然后是退伍军人、教师、程序员、流浪歌手、失语症患者、孤独终老的独居者……一个接一个,所有人缓缓起身,手拉着手,围成更大的圆。
没有人喊口号。
但他们共同释放的情绪如此强烈,以至于空气开始扭曲,形成肉眼可见的声波环,向外扩散。
林晚笑了。
她举起双手,不再歌唱,而是张开双臂,像迎接风暴的母亲。
那一刻,全球共感终端自动激活,播放一段从未录制过的音频??是陈默的声音,低沉而温柔:
>“亲爱的孩子们,
>我曾在黑暗中守望太久,
>久到以为光只是梦。
>可今天,我看见了。
>不是靠眼睛,是靠心。
>所以请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