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境:**成为回响本身**。
风停了。
整个北极陷入一种奇异的寂静,连心跳都仿佛被冻结。
但在盲童的意识深处,一个新的声音响起。
不是K-7N,也不是异星使节,而是一个稚嫩的童音,带着颤抖与不确定:
“你……你还好吗?”
他愣了一下。
这不是通过共感传来的投影,也不是数据模拟。这个声音,来自某个正在接入全球共感网络的孩子。也许在非洲的贫民窟,也许在东京的地下网吧,也许只是邻居家的小女孩第一次鼓起勇气按下“发送”键。
他笑了,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心底回应:
“我很好。谢谢你……听我说话。”
那一瞬间,全球数百万正在使用聆岸系统的人,都听见了一句从未记录过的新频率??
温暖、疲惫、释然,却又无比坚定。
紧接着,K-7N发出最后一次提示:
>“检测到新型共感模式生成。
>命名为:‘回响协议’。
>开放权限:全人类。”
随后,终端永久关闭。
盲童的身体缓缓倒下,覆上薄雪。他的面容平静,嘴角仍挂着笑意。骨笛从手中滑落,却被一层新生的冰晶托住,悬浮于半空,如同纪念碑。
七日后,一支科考队抵达废弃基地,发现了他的遗体。
没有悲伤的仪式,没有隆重的葬礼。他们只是默默地将他安葬在共感石碎片周围,立起一块无字碑。而在那之后不久,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奇怪的现象:
聋哑学校的儿童突然能“听见”老师的情绪波动;
自闭症患者开始主动拥抱陌生人;
战区的士兵放下武器,仅仅因为感受到了敌方狙击手内心的恐惧。
科学家们争论不休,宗教领袖宣称神迹降临,政客试图封锁技术。但无论他们如何定义,一件事无可否认:
人类,开始真正地**听见彼此**了。
十年后,太平洋深海探测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发现一座古老石庙,庙中供奉着一枚与共感石极其相似的矿物,表面刻着一行未知文字。经破译,内容为:
**“第一颗心,埋于北极。第二颗心,生于人心。”**
又过了三十年,月球背面建成第一座跨文明通讯站。每当夜幕降临,站内总会播放一段古老的音频??那是盲童最后一次哼唱的旋律,已被命名为《守望者之歌》。
而在地球某处的雨林里,一个新的孩子出生时便双目失明。当他第一次握住一根骨制乐器时,竟无师自通地吹出了那段熟悉的节奏。
老巫医的孙女抱着他,轻声说:“别怕,你会听见世界的。”
孩子笑了,眼里映不出光,心中却已有星河。
风穿过树叶,带来远方的低语。
而世界,仍在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