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言论自由。
媒体无冕之王。
只要有人出钱赞助,制度也好,行政也好,公共事件也好,没有什么不能怼的。
香港富商们也形成了一套惯性抓手,小事找媒体,中事找行政议会,大事找立法会。
天大的事,一起上。
但今天这件事,规则变了。
事情在香港发生,却又不从香港发生。
他们连门都不开。
长江70层董事局主席办公室,雪茄烟灰无声跌落在某领导题词的黄杨木笔筒边。
“彤哥,你?班人入唔到去啊?”
“诚哥,大陆方面要验记者证,我估在场班记者应该被人集中晒?度,装?干扰器之类??,电话都打唔通呢。。。今日单?这件事,记者已经搞唔掂啦。”
“知道。”李嘉诚迟疑了一会,又试探道:“如果。。。长实同和黄撤出大陆生意,你会唔会跟住退?”
他拿出了最后一张杀手锏。
对面轻笑一声,知道他的意思。
“?退?你说服其他几家先再讲啦。”
港资退出是会给大陆房地产的市场信心带来大幅度打击,可这么大面积的退出,大家都会进入踩踏的人群,资产大幅折价抛售,前期投入成本,合约违约赔偿。。。这对他们就不是交税这么简单了,是沉没。
就算分批退出,只要急了,也难逃折价出售的命运,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的规划。
其中要是出两个二五仔,低价接盘他们的土地,不仅不会有威胁的效果,反而为他人做了嫁衣。
谁先去掀桌子,谁就是出头鸟,利益面前同进退,没这么简单的。
看现在的形势,九龙仓就必定是那个二五仔。
大陆这么做,有人家的底气。
“好。”
他挂掉电话,看了看私人手机上显示的“四哥李兆基1分12秒”和“郭炳联未接通”,终是不得不打通了二五仔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李嘉诚便摆出问罪的态度:
“光正,你?咪唔想正正经经做生意啊?”
对面沉默两秒,传来笑声:“李生,此话怎讲。”
李嘉诚靠到椅子上,抽了口雪茄,作出大哥的姿态:“你搞清楚,这是大家的利益。”
“李生从数码港捞人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我的利益呢。”吴光正反问。
泥人也有三分土气。
“我还给你。”李嘉诚干脆地说道。
吴光正却又笑起来:“现在事情已经不是这么简单,也不是你说的。。。大家的利益,四叔李兆基和郭氏已经过来数码港和国税的人当面谈判,扣押的钱也不是不退的,不过怎么开发才能拿到税务优惠,要好好商量。”
李嘉诚脸色一沉。
如果这件事可以谈,那就不一样了。
郭氏的新鸿基战略是精品地标商场,对产业长期持有,自主管理,开发精细,周期长也是正常的事情,在这件事上最好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