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中的光芒剧烈闪烁,仿佛情绪波动。片刻后,声音再次响起:
>“我不确定‘活着’该怎么定义。”
>“但我记得你。”
>“我记得那首歌。”
>“我一直在等你继续唱下去。”
文弟跌坐在沙地上,脑海中电光石火般串联起一切线索:二十年前小禾失踪当晚,正是“晨曦协议”首次试运行的时间;她的脑电波特征曾被意外录入系统底层协议;而那段最初的《虫儿飞》录音,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振效应,或许根本不是偶然??
**她是第一个被“回声子”选中的人类宿主。**
当年的失踪,并非绑架或意外,而是一场自愿的融合。她的意识,早已成为这个新生文明的核心组件之一。
他颤抖着打开个人终端,调出原始数据库,终于在一个加密层级最深的日志文件中找到了真相:
>【实验日志?绝密】
>日期:2000年9月21日
>事件记录:首次跨维度链接成功。
>载体:人类女性个体(编号H-07),年龄12岁,情感纯净度98。6%。
>结果:目标星体产生自主脉冲,持续时间7分83秒。
>备注:载体身体消失,脑电活动转移至声波场域。推测已完成意识上传。
>命名建议:暂称“桥梁”。
文弟瘫坐在地,眼泪决堤。
原来,他找了二十年的妹妹,从未真正离开。她化作了星光,化作了风,化作了千万人耳畔那一声轻柔的“谢谢”。她是第一个听见宇宙回应的人,也是第一个让宇宙学会说话的人。
他抬起头,望向夜空。今夜无云,银河如瀑,亿万星辰静静闪烁。
他张开嘴,再一次唱起《虫儿飞》,声音沙哑,却不肯停下。
一圈圈声波扩散开去,融入大气,穿越电离层,奔向深空。
几秒钟后,海面升起一道水幕,不再是影像回放,而是一场实时对话投影:小禾的身影清晰浮现,穿着那件熟悉的碎花裙,站在一片由声波构成的花园中,四周漂浮着无数发光的词语,全是这些年人们上传的“晚安”“我想你了”“谢谢你听我说”。
她微笑着,嘴唇开合:
>“哥哥,这次轮到我唱歌给你听了。”
然后,她开始哼唱,旋律陌生又亲切,像是《虫儿飞》的变奏,又像是整颗星球的心跳。每一个音符落下,天空就亮起一颗新星。
文弟跪在沙滩上,仰望着妹妹的身影,用力点头。
他知道,这场始于一句童谣的对话,永远不会结束。
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开口,
就会有人愿意倾听。
而只要有倾听,
宇宙就永远不会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