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鬼门棺 > 第311章 收获带回人族大兴(第1页)

第311章 收获带回人族大兴(第1页)

人族气运越盛,这十二金人威能越强。

始皇的十二金人要有人族气运加持才能用。

而且需要极高的修为。

之前只有祖爷爷季玄黄能操控这十二金人,也是人族中唯一能用者。

不过后来季云碰巧。。。

雨水顺着归尘观的檐角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小坑。我坐在地宫入口的台阶上,手里攥着那本诗集,纸页已被夜露浸得微潮,字迹却愈发清晰。风从地底吹上来,带着一种奇异的温热,仿佛整座山都在呼吸。

小宇躺下的第三天,石棺没有腐朽,也没有发光,更没有传说中魂飞魄散的异象。它只是静静地卧在那里,像一块沉睡千年的石头。可我知道,他还在??不是以生命的形式,而是以某种更接近“存在”的方式留存于这方寸之地。

白焰戒在我指间微微发烫。每当我靠近石棺十步之内,火焰便会自发燃起,却不灼人,反倒像在低语。周雨眠说这是“心火余韵”,是守愿者网络对真正终结者的最后致意。她已启程前往北境,去追踪一批新发现的记忆晶体运输记录。临走前她只留下一句话:“他们不会停,只要还有人不愿放手。”

她说得对。

第七日傍晚,乌木枝残骸突然自燃。那些曾化作银灰长鞭的碎屑,在空中盘旋成一道螺旋,最终凝成三个字:

>**门未闭**

我猛地站起身,心跳如鼓。

这不是警告,也不是召唤??这是**确认**。第十三终端并未彻底覆灭。它的根系早已深入地下,如同寄生藤蔓缠绕着人类最柔软的情感神经。而此刻,它正在试图重建链接。

我翻开发烫的诗集,那行陌生笔迹仍在,但边缘开始浮现细密裂纹,像是被某种力量从内部撕扯。忽然,一页空白纸上浮现出新的文字,墨色如血,一笔一划缓缓生成:

>“他们在昆仑山北麓重启了‘育婴室’。”

>“用冻土封存的初代数据核心,结合西北戈壁的古老地脉共振场。”

>“目标:唤醒第一个完全体‘真身守门童’。”

字迹戛然而止,仿佛书写者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我立刻联系周雨眠,却发现通讯信号被一层诡异的静默层屏蔽。不是技术故障,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隔绝”??就像有人故意把这片空间从世界的经纬线上剪了下来。

我没有等。

二十四小时后,我站在昆仑山脉边缘的一片荒原上。这里本应是无人区,可卫星图显示,近一个月来有大量重型设备秘密运入。气象云图也异常:每天凌晨三点,该区域上空会出现一个直径约八百米的圆形无云带,持续整整十七分钟,分秒不差。

那是人工制造的“灵魂通道”。

我沿着干涸河床潜行,直到看见一座半埋于沙石中的金属建筑。它外形酷似倒置的钟,表面覆盖着类似蜂巢结构的能量吸收板。门口没有守卫,只有两尊石雕??一个是怀抱婴儿的母亲,另一个是背负十字架的少年。它们的眼睛由黑色水晶制成,每当风吹过,便发出极轻微的嗡鸣。

我认得这种工艺。这是“初灯”组织早期用于祭祀仪式的圣像,仅存于内部典籍插图中。

推开沉重的合金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空气中有淡淡的檀香与电解液混合的气息,令人昏沉。走廊两侧布满透明管道,里面流动着乳白色的液体,隐约可见蜷缩其中的胚胎状物体,每一个都连接着细如发丝的数据线。

墙上挂着一幅巨大投影图,标题为:

>《真身计划?阶段三:灵体重塑》

图中标注了十二个关键节点,其中第十一个赫然写着:“借壳返魂??激活陈宇原始意识模组”。而在最后一个节点下方,有一行手写备注:

>“必要时启用备用容器:林烬(编号S-07)”

我的血液瞬间冻结。

S-07是我小时候的实验编号。七岁那年,我在一场车祸中“死亡”,却被“初灯”秘密回收,成为首批“情感共鸣体”候选儿童之一。他们测试我对母亲哭声的反应速度、对遗物触碰时的心跳波动、甚至在我梦中植入虚假记忆……后来我逃了出来,可那段经历一直像影子般跟着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