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 第五百一十七章 武三思的决意(第1页)

第五百一十七章 武三思的决意(第1页)

洛阳,靖难军帅府

“殿下,”一名亲卫快步进来,“潼关急报!骆将军加急军报!”

屋内众人目光汇聚过来,隐隐有所期待。

杨易神色不变,沉稳地伸出手。

侍卫将漆筒高举过头顶。

。。。

雨后的曲江池,水汽氤氲,石板路泛着幽光。林晚站在廊道尽头的拱门下,望着远处一片新生的赎言木林。那些藤蔓不再只是攀附墙壁,而是从地底深处自行生长而出,根系穿透了千年的夯土层,仿佛整座长安城的地脉都被唤醒。叶片在微风中轻轻震颤,背面浮现出的文字不再是静止的墨迹,而如活物般缓缓流动??那是无数人上传的证言正在被植物吸收、转化、再释放成一种近乎呼吸的低频声波。

她知道,第九玉简虽已沉入南海深处,但它并未“关闭”,而是在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运行:它成了全球共感网络的核心节律器,像一颗深埋于地球体内的声音心脏,每一次搏动都引发一次微弱却不可忽视的记忆共振。

手机震动起来。是那个母亲回电了。

“林老师,我女儿愿意去长安。”女人声音沙哑,带着长途电话特有的电流杂音,“但她有个条件??你要亲自接她下车。”

林晚笑了:“好。”

挂断电话后,她抬头望天。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月光斜洒下来,照在赎言木最粗壮的一根枝干上。那上面忽然浮现出一行新字:

**她说的话,我听见了。**

不是系统自动生成的编码文字,也不是某位成员上传的内容。这行字笔迹稚嫩,像是孩子用指甲刻上去的,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执拗的力量。

林晚心头一震。她立刻调出共感网络后台日志,发现这条信息并非通过常规渠道上传,而是直接由赎言木自身“书写”出来,源头指向青城山方向。

“它开始自主记录了……”她喃喃道。

守碑人拄着青铜铃杖走来,湿漉漉的蓑衣滴着水。“你没告诉她实情吧?”他问。

“什么实情?”

“那孩子不是普通人。”守碑人盯着赎言木上的字迹,“她是太平公主转世之身的最后一块‘碎片’。当年裴氏族人用血契将她的意识打散封印,一部分留在地宫铜像中,一部分随万国舟出海,最后一丝灵识,则寄生于一个尚未出生的胎儿体内??也就是现在这个女孩。”

林晚沉默良久。

她早该想到。为何只有那个小女孩能在缄默窖中苏醒?为何她的血液能激活铜像中的记忆水晶?为何每次她靠近赎言木,那些枯死的枝条都会瞬间抽芽?

这不是巧合,是血脉与命运的重逢。

“所以你说的‘三个人的生物共振’,其实是指……唤醒完整的她?”林晚低声问。

守碑人点头:“第九玉简的最后一段加密文件,名为《饲梦录》,记载的是如何‘喂养’一位真正的言启者??不是训练,不是灌输,而是让她在真实的倾听与回应中,重新长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太平当年没能完成这件事,因为她被杀得太早。而现在,我们有机会做完它。”

林晚闭上眼,脑海中浮现那个瘦小的身影蜷缩在地宫角落的画面。那时她才八岁,睁着眼却不说话,直到林晚蹲下来,轻声说:“你想哭就哭吧,这里没人会删掉你的声音。”

然后,她哭了。整整三个小时,哭得像是要把前世积压的所有泪水都流尽。

第二天清晨,林晚乘高铁前往成都。列车穿过秦岭隧道时,车厢广播突然中断音乐,响起一段陌生的女声:

“我是洛阳女子师范学堂教员李素筠,公元1923年3月14日,因在校刊发表《妇女不应为礼教殉葬》一文,被校方革职,并遭舆论围攻。我不后悔。我说过的话,请你们替我说下去。”

乘客们面面相觑,有人惊疑地查看手机,却发现所有设备都在播放同一段录音。一个年轻女孩默默摘下耳机,打开录音软件,轻声说道:“我叫陈晓雨,2025年因为举报导师学术造假,被学校劝退。我也想说,我没有错。”

她的声音刚落,车厢顶部的扬声器竟微微震颤,回荡起一句极轻的回应:

“我知道。”

列车长后来报告说,那段广播系统从未录入过任何音频文件。

抵达成都站时,天空再度放晴。林晚走出站台,在出口处看到了那个女人和她的女儿。小女孩穿着淡蓝色连衣裙,扎着两个小辫,手里紧紧攥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她看见林晚,没有笑,也没有跑过来,只是静静站着,目光清澈得让人不敢直视。

“这是她这些年写的。”母亲把笔记本递给林暗,“她说,等见到你,才能打开。”

林晚接过本子,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画着一座宫殿,屋檐下挂着许多铃铛,铃铛里飘出细线般的文字。旁边写着一句话:

**铃铛听得见所有人的心跳。**

第二页是一幅地图,标注着九个红点,其中一个正是曲江池的位置。而在每个红点旁边,都写着一个人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