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声音,已被远方知晓。
>继续说下去,
>别停下。”
沈知微临终前最后一课,只有五名弟子在场。她已无法起身,躺在榻上,目光却依然清明。
“你们问我,未来的挑战是什么?”她缓缓道,“不是技术,不是制度,甚至不是人心顽固……而是习惯。”
她停顿片刻,声音微弱却坚定:“当倾听变得太容易,人们反而会忘记它的珍贵。就像空气,平时感觉不到,直到窒息才知重要。”
她抬起枯瘦的手,指向窗外那株聆天木:“记住,真正的倾听,永远带着痛感。因为它意味着放下自我,接纳另一个灵魂的真实模样。那不是恩赐,是平等。”
三天后,她在睡梦中安详离世。葬礼当日,全国共述系统自动关闭二十四时辰。亿万百姓自发静默,仅以眼神、手势、拥抱传递心意。
而在启唇谷,赎言木与聆天木之间,悄然绽放一朵前所未有的巨花??花瓣如水晶雕琢,中心悬浮着一团柔和的光。当第一缕阳光照下,花朵轰然炸裂,化作漫天光尘,洒向大唐每一寸土地。
那一日,无数人声称听见了一个温柔的女声,不分男女老少,不论身处何地,耳边都响起同一句话:
>“谢谢你们,终于听懂了我。”
多年以后,史官修撰《大唐仁治纪》时,在卷首写下这样一段话:
>“盛世不止于仓廪实、甲兵强。
>真正的太平,始于一人敢说,终于万人愿听。
>此世有花名听花,开于言尽处,生于心相通时。
>它不结果,不传种,唯以凋零证明??
>曾有人真心说过,也有人真心听过。”
又是一个春雨绵绵的清晨。
一个小女孩蹲在赎言木前,将耳朵贴在树干上。
母亲问她做什么。
她竖起食指,轻声道:“嘘??我在听。”
片刻后,她露出笑容,抬头说:
“树告诉我,曾有个叫太平的人,很想让大家幸福。”
母亲怔住,随即蹲下身,紧紧抱住女儿。
雨还在下。
泥土松软,一株新芽正悄然破土,迎着细雨舒展嫩叶。
叶脉清晰,映出两个字:
**“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