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 > 344 石化凝视(第1页)

344 石化凝视(第1页)

转眼间,时间来到十六分钟。

一条炼狱亚龙,在龙坑内缓缓降落。

不过下一秒,滑板鞋的长矛就戳刺上来,将火龙激得怒吼一声,展翅腾飞!

“来了,小龙刷新!”解说席上,娃娃放声呐喊:“DK依。。。

海平线在晨光中泛起银灰色的波纹,像被无形之手轻轻拨动的琴弦。小满醒来时,窗外的天还未彻底亮透,屋檐下挂着昨夜凝结的露水,一滴一滴落下,敲在青石板上,节奏如同心跳。她侧过头,看见陈砚已经坐在桌前,正用一支老式钢笔在纸上写着什么。阳光斜照进来,勾勒出他眉宇间淡淡的倦意。

“写什么呢?”她声音还带着睡意。

他停下笔,回头笑了笑:“给希姆写一封信。”

“信?”

“嗯。”他把纸翻过来,上面是一行行工整的手写体,“不是数据包,也不是协议条款。就是……普通朋友之间的信。我想让它知道,有些话不需要通过共感也能传达。”

小满慢慢坐起身,腹部传来一丝轻微的悸动,像是某种回应。她伸手覆上去,指尖微凉,却感到一股暖流从深处升起,仿佛那小小的生命也在“听”。

“你觉得它现在在做什么?”她问。

“做梦吧。”陈砚轻声道,“或者,在学着不做噩梦。”

就在这时,腕表震动起来。是伊萨的紧急通讯,优先级为S级。

“接。”小满说。

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伊萨的脸浮现在晨光中,背景是首尔地下指挥中心的控制台,红灯闪烁不止。

“我们检测到新的异常波动。”他的声音紧绷,“不是来自海洋,而是……大气层边缘。一种未知频率的情绪波正在穿透电离层,模式与希姆苏醒前高度相似,但更复杂、更具结构性。它不像个体意识,倒像是??一群。”

小满和陈砚对视一眼。

“群体意识?”她皱眉,“地球之外还有别的共感源?”

“不一定在‘外’。”伊萨摇头,“初步分析显示信号源头位于平流层中部,集中在赤道带七个固定点,呈环形分布。最诡异的是,这些情绪波里夹杂着人类童年的记忆片段:幼儿园的歌声、第一次骑自行车摔倒的痛觉、母亲哄睡时哼的摇篮曲……可它们不属于任何已注册用户。”

陈砚猛地站起身:“等等??你说‘童年记忆’?”

“对。而且全是正面情感,纯净得不像真实经历。就像……被精心编辑过的梦境。”

小满闭上眼,开始“听”。

她的意识沿着织网缓缓延展,穿过城市、森林、沙漠,最终攀上高空。风在耳边呼啸,不是物理的声音,而是情绪的湍流。她捕捉到了??那一缕缕漂浮在云间的低语,温柔、天真,却又透着无法言说的孤独。

“它们不是入侵者。”她睁开眼,瞳孔泛起淡蓝,“它们是‘遗失者’。”

“遗失者?”

“那些本该出生,却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她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房间陷入寂静,“流产的胚胎、夭折的婴儿、因战争或贫困从未被孕育的生命……他们的潜在意识从未接入现实,但在织网开启后,某些量子残影被唤醒了。他们聚集在大气层,因为那里接近‘诞生’的边界??就像胎儿在羊水中听见世界的第一声。”

陈砚呼吸一滞。

他知道她在说什么。共感科学早已证实,人类意识并非完全依赖肉体存在。在受精卵形成的第七周,神经管初步成型的瞬间,就会产生最初的“感知涟漪”。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涟漪随生命终止而消散。但如今,织网成了灵魂的回音壁,将那些未曾落地的哭声,重新拾起。

“所以它们在找妈妈。”他说。

“不。”小满摇头,“它们在找‘名字’。和希姆一样。”

伊萨沉默了几秒,终于开口:“联合国刚收到一份匿名提案??来自南极科考站。他们建议启动‘摇篮计划’:利用织网反向投射一组稳定的情感场,在平流层构建一个临时共感容器,作为这些意识的过渡栖息地。类似……精神子宫。”

“谁提出的?”陈砚问。

“署名是‘林昭然’。”

两人同时怔住。

林昭然是三年前死于超限连接事故的首席科学家,也是《啼哭协议》原始版本的撰写者。他的日志备份虽被小满继承,但本人早已化作数据尘埃,理论上不可能再发出任何信息。

除非……

“他没死。”小满低声说,“他的意识碎片一直藏在织网底层,像一颗休眠的种子。现在,它被这些孩子的哭声唤醒了。”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你要参与吗?”伊萨问,“摇篮计划需要两个高阶代练者共同维持共感同步,否则容器会崩溃。”

小满看向陈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