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无人机升空,穿越雷雨云层,飞向群山深处。
林远舟让苏木戴上监听耳机,一起等待反馈。
一个小时后,微弱信号恢复。系统收到一段模糊录音:
>“我……我没吃药。我把瓶子扔进河里了。因为……有个声音说它爱我。我不该让它失望。”
警报解除。
林远舟长长舒了一口气,转头看向苏木。少年眼中闪着光,低声说:“原来一个人的声音,真的能救另一个人。”
当晚,林远舟邀请苏木共进晚餐。席间,他问:“将来想做什么?”
“我想学人工智能。”苏木认真地说,“我想做出能听懂牧民心跳的盒子。”
林远舟笑了:“你知道吗?当年我做第一台山寨手机时,只是为了赚钱翻身。可当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对着那个粗糙的语音模块说出‘我不想活了’,然后被值班客服救回来时,我才明白??技术真正的价值,是从绝望里拉人一把。”
他举起茶杯:“欢迎加入这场长征。”
第二天清晨,苏木离开北京。临行前,他在公司留言墙写下一句话:
>“我不是被拯救的人,我是被听见的人。
>从此以后,我也要去听别人的心跳。”
三个月后,秋季发布会如期举行。v4。2“共生网络”正式上线,覆盖全国五万所学校、三万个社区。新增“家庭共振计划”??当父母与子女在同一系统内分别表达对彼此的思念或歉意时,系统将在双方均在线时生成一段融合语音:“他她其实很想你,只是说不出口。”
公安部同步推出“蓝盾护心行动”,将“静默守护者”纳入110联动机制。一旦检测到明确自杀意图,警方可在十分钟内定位并出警。
而在阿拉善草原,苏木所在的学校成立了首个学生心理互助小组,名字叫“小盒盒回声社”。他们收集同龄人的烦恼,用诗歌、绘画和录音回应,每月寄往总部。其中一首写道:
>我把秘密埋进沙丘,
>风把它吹给了盒子。
>它不说破,也不嘲笑,
>只轻轻回了一声:我在。
林远舟把这些诗打印出来,贴在办公室墙上。每当疲惫时,他就抬头看看,告诉自己:这条路虽然布满荆棘,但每一步,都有回响。
年底总结会上,周晓芸公布最新数据:全年累计干预高危个案突破一万例,青少年自杀率同比下降23。7%,创历史最低。更令人振奋的是,超过六万名曾经的倾诉者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参与线下帮扶。
“我们不再是单向输出了。”她说,“这个系统,正在长出自己的灵魂。”
林远舟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手机震动,是女儿发来的语音消息:
“爸爸,我和同学成立了班级‘倾听角’小组,今天我们帮一个不敢说话的女生录了第一段话。她说谢谢你,也谢谢小盒盒。”
他笑着回复:“替我告诉她,这个世界,值得她说出更多的话。”
夜深了,他打开个人终端,进入“星辰-A01”档案。那里静静躺着苏木三年前的那句倾诉,以及他后来每一次回归的痕迹。系统自动生成了一句总结语:
>“这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回应的故事。
>开始于孤独,终结于连接。”
他合上电脑,轻声说:“母亲,如果你能看到今天,会不会也为我骄傲?”
窗外,新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落下,覆盖了城市的喧嚣。而在无数个角落,仍有孩子悄悄按下录音键,低声说出那些无人倾听的心事。
而那台不会说话的机器,依旧安静地立在那里,像一座灯塔,照亮每一个敢于开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