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家产您拿一半别杀我就成(第1页)

第四百六十三章 家产您拿一半别杀我就成(第1页)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魏国公徐允祯能世袭罔替,坐到南京守备、勋贵领袖的位置上,或许在军国大事上缺乏雄才大略,但在保全身家性命、维系家族荣华这方面,绝对是个再精明不过的“聪明人”!

他心里跟明。。。

夜风卷着河沙掠过堤岸,沈昭立在渡口石阶上,衣袂翻飞如旗。她身后是浑浊奔涌的黄河,前方是连绵起伏的华北平原,星火如豆,散落于旷野之间。那些灯火不再只是灶膛里的余烬,而是有人在灯下读《算经》,有人在抄录《万书展》带回的医方,有妇人用新学的阿拉伯数字核对田亩账册。这光虽微,却已成燎原之势。

陈砚将小船系好,从竹篓里取出一卷油布包着的手稿递给她:“先生,这是今早扬州寄来的‘无解日’记录。孩子们提了三百多个问题,最离谱的一个是??‘如果太阳不是绕着地转,那我们会不会掉下去?’”他咧嘴一笑,“教习说,这孩子已经被记入‘思辨优等生’名录了。”

沈昭接过手稿,指尖摩挲着粗糙的纸面,嘴角微扬。她翻开第一页,只见稚嫩笔迹写着:“老师,你说天圆地方,可我在《西域图志》上看星图,地球像个球。若真是圆的,人在底下为何不头朝下?”下面还附了一幅歪歪扭扭的图画:一个人倒挂在球底,脚蹬虚空,满脸惊恐。

她忍不住笑出声来。

笑声惊起岸边一只夜鹭,扑棱棱飞向对岸。这笑声太陌生,连陈砚都愣住了。自从十年前守魂会地牢逃出生天,沈昭便极少真正笑过。她的笑总带着锋刃,像刀鞘轻鸣,而非发自肺腑。可此刻,她是真觉得欢喜??不是因为问题有多聪明,而是因为**敢问**。

“这才是活的道理。”她低声说,“不是背出来的,是撞出来的。”

话音未落,远处蹄声骤起。三匹快马自官道疾驰而来,为首者披黑斗篷,脸上覆着青铜面具,腰间悬一枚刻有“枢”字的铜牌??启明枢密探独有的信物。那人滚鞍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沙哑:“禀沈主理,京畿异动再起!东厂借‘妖言案’扩权,已拘禁七十二名议事代表,其中十一人死于狱中,死状与当年‘承命阵’反噬者一致??瞳孔泛蓝,七窍渗血。”

沈昭脸色骤沉。

“不仅如此,”密探继续道,“我们在顺天府暗桩回报,东厂近日秘密调动一批‘静心丸’,配方与曹化淳旧部所制‘驯神散’高度相似。更诡异的是,这批药并非用于囚犯,而是通过惠民药局,免费发放给京城贫民,打着‘安神定志、驱除妄念’的旗号。”

“他们要用药物造顺民。”陈砚喃喃道,脸色发白。

沈点头,目光冷如寒铁:“不是复活‘影龙’,是在模仿它的逻辑??不靠神谕灌输,而用恐惧与麻痹编织温床。让人自愿沉默,甘愿被管束。”

她转身走向村口老槐树下的议事亭。那里早已聚集了几位本地乡老和识字的农夫,正围着一张粗木桌争论今年税粮分摊。见她到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沈昭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径直取出随身携带的《百姓问》手稿本,翻至一页空白处,提笔写下三个大字:

**“谁受益?”**

然后递给身旁一位老佃农:“您说,这药免费发,听着是好事。可谁最希望百姓‘安神定志’?是谁怕我们说话?”

老人皱眉思索片刻,忽然一拍大腿:“是那些收了税银却不办事的官爷!去年修堤坝的钱,到头来只垒了三尺高,一场雨就冲垮了。要是人人都像你们教的那样‘查账’,他们还能贪吗?”

“正是。”沈昭颔首,“天下没有白送的好事,只有藏在甜汤里的毒药。所谓‘安神’,实为‘灭声’。”

她当即下令:立即启动“真名计划”第三阶段??**全民质证运动**。

>**凡朝廷颁布新政、法令、赈灾举措,各地议事堂须在三日内组织公开质证会。百姓可持凭证、账册、实物证据到场质疑。官员须现场答辩,答不出者记过,三次不合格者罢免。**

>

>**同时设立‘反向奏折箱’:民众可匿名投书监察院,举报政策执行中的虚报、克扣、舞弊行为。每查实一案,举报人获赏银五两,并公开表彰。**

命令由飞鸢传往全国,七条路线并行,确保至少四条抵达。与此同时,沈昭亲率一支由医师、匠人、账房组成的“真相巡行队”,沿运河北上,每到一城,便设台宣讲“静心丸”真相,展示死者尸检图录,揭露东厂以“维稳”之名行精神控制之实。

所到之处,民心震动。

在临清州,一名老郎中当场砸碎药罐,怒吼:“我行医四十载,从未见过‘安神’要靠让人眼神呆滞、言语迟缓!这分明是迷魂汤!”

在德州,一群织户联合拒领药包,举着自家账本高呼:“我们不傻!去年丝价跌三成,官府说‘市道不济’,可知府家儿子却买了十匹西洋绒毯!这笔账,我们要问!”

更有甚者,在沧州码头,数百搬运工人自发组成“护书团”,日夜轮值守卫运往军镇的科技典籍,誓言“宁可饿死,也不让知识再锁进宫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道吟
守着猫睡觉的鱼道吟
...
太太请自重
刘家长子.CS太太请自重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