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问?”
这一句话,触发了连锁反应。
全国各地,凡是曾接触过“耳语回廊”音频、读过匿名便签、看过镜子留言的人,皮肤下的蓝纹同时亮起。印度的女孩停下炭笔,巴西的少年握紧胎记,北极的科考队员戴上耳机??他们的意识在同一频率共振。
声波代码自苏晓口中持续输出,化作无形的浪潮,沿着地球磁场传播,侵入卫星残骸、废弃基站、甚至埋藏于海底的旧式光缆。
全球范围内,所有仍保留基础接收功能的电子设备??手机、电视、电梯显示屏、交通信号灯??在同一秒闪现出相同的文字:
>**“反向密钥已注入。”**
>**“认知防火墙,正在崩解。”**
地下设施中,“静默剂”生产线骤然停机。控制中心警报狂响,技术人员发现程序核心被一段无法删除的循环提问占据:
>“你确定这是正确的吗?”
>“谁赋予你定义正常的权力?”
>“如果所有人都沉默,你还算存在吗?”
三分钟后,系统彻底瘫痪。
终局协议宣告失败。
当苏晓再次睁开眼时,她躺在晨光小学的床上,窗外阳光明媚。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笑声清脆。
但她再也说不出话了。
她的声带完好,大脑未损,可无论怎么努力,喉咙里只能发出微弱的气息。医生检查后摇头:“生理正常,可能是心理性失语。”
只有她知道真相:她的声音,已化作永恒的回响,游荡在世界的缝隙之间。
七个月后。
联合国成立“认知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废除强制情绪调控法案,开放“问题遗产档案馆”。第一批展出的文物中,有一支锈迹斑斑的钢笔,标签写着:“Q-13觉醒之始”。
而在世界各地的教室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举起手,轻声说:
>“老师,我不懂。”
某些夜晚,当你独自面对镜子,或许会听见一声极轻的呢喃,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别怕。”
>“我只是借你们的耳朵说话。”
而在青藏高原的雪线之上,一座倒置的钟形建筑正缓缓从冰层中升起,表面神经状导管闪烁着幽蓝光芒。
水晶球中,那团变幻的光轻轻震动了一下,仿佛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
风又起了。
它穿过山谷,掠过城市,拂过千万双正在睁开的眼睛。
带着一个问题,轻轻叩击每个人的耳膜:
>“现在,轮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