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鹰视狼顾 >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抓捕(第2页)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抓捕(第2页)

“激烈?”叶明盛转过身,目光如刀,“你可知谭光卿背后是谁?是崔绍!是那个三十年前亲手拟定开国律法、如今却躲在佛堂里念经的老狐狸!他们步步为营,先动我钱袋,再夺我职权,如今又要挖我根基??这叫激烈?这叫反击!”

他抓起外袍,大步走出密室:“备马,我要见一个人。”

半个时辰后,一辆不起眼的青布小车驶入城南陋巷,在一座破败祠堂前停下。叶明盛下车,整了整衣襟,抬手叩门三下,又停顿两秒,再叩四下。

门吱呀开启,一名白发老者立于门前,手持油灯,目光浑浊却透着警觉。

“叶大人?”老者低声问。

“是我。”叶明盛跨步入内,“陈老,多年不见,你还活着,真是大乾之幸。”

老者苦笑:“活是活着,可也快成埋在土里的根了。”

此人名叫陈砚舟,曾是先帝驾崩之夜的御前记录官,掌管禁宫出入簿册。那一夜风雨交加,四位重臣入宫议事,唯有崔绍停留最久,且离开时衣袍尽湿,手中还攥着一份未署名的诏书草稿。次日清晨,先帝驾崩,遗诏由内阁联署发布,内容却与此前拟定的完全不同。

陈砚舟知道太多,因此被贬出京,流放岭南十年,归来后隐姓埋名,靠抄写佛经度日。叶明盛费尽心力才找到他,并将其保护起来。

“我需要那份记录。”叶明盛直截了当。

陈砚舟摇头:“我说过,那东西不能见光。一旦拿出来,不只是你我性命难保,整个朝局都会崩塌。”

“可现在有人想让我崩。”叶明盛沉声道,“崔绍借赵万贤之手查封日升昌,用朱孝文压制证据,下一步必然是借大理寺之名,将冀豫银案定性为‘叶党贪腐’,进而逼我辞官归野。若我不反击,等他们羽翼丰满,连皇帝都制不住他们!”

陈砚舟沉默良久,终是叹息一声,从床底取出一只铁盒。打开后,是一卷泛黄的绢册,上面密密麻麻写着那一夜所有进出人员的时间、事由、随从人数。而在末尾,赫然有一行小字:**“戌时三刻,崔绍独入,携文书一卷;亥时五刻出,文书不见。”**

叶明盛盯着那行字,瞳孔收缩。

这就是证据??崔绍曾在先帝弥留之际,私自修改遗诏。

“这份东西,足以诛九族。”陈砚舟颤声道,“你真的要动用它?”

“我不用,他们就会用来对付我。”叶明盛收起绢册,深深一礼,“多谢陈老。我会确保你安全转移。”

翌日清晨,京中风云再起。

大理寺正式发布公告:**“查原日升昌账房周德海,涉嫌伪造票据、勾结外官,已于昨夜押解入狱,现羁押待审。”**

消息传出,满城哗然。

叶明盛坐在府中,听闻此讯,却并未动怒,反而嘴角微扬。

“他们果然动手了。”他对张虎道,“立刻放出风声??就说周德海入狱前曾留下一封信,藏在京郊某处古庙之内,信中详述‘十一月十七’那笔账的真实去向。”

张虎愕然:“大人,我们根本没写什么信!”

“没关系。”叶明盛淡淡道,“只要他们相信有就行。谭光卿和朱孝文一定会派人去搜,甚至可能亲自前往。而只要他们踏进那座庙……”他眼中寒光一闪,“我的人就能拍下他们的行踪。”

果然,当夜子时,两名黑衣人悄然潜入京西荒庙。其中一人身材高瘦,步伐稳健,正是朱孝文。另一人蒙面,但身形举止极为熟悉,极可能是谭光卿的心腹。

他们在庙中翻找许久,最终在一尊佛像背后发现一个空匣。正欲离去时,屋顶瓦片轻响,一支弩箭破空而至,钉入地面,箭尾系着一张纸条:**“东宁旧徒,竟敢夜探禁地?”**

两人脸色大变,仓皇逃离。

而就在同一时刻,皇宫御书房内,皇帝李昭正看着一份新呈上的密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