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阎王下山 > 第2022章 一息死一人(第1页)

第2022章 一息死一人(第1页)

“哦?”听到夏映此言,不等司月烬有所反应,便见温邢抬手一招。

下一秒。

嗡嗡,一道蔚蓝色的道法之光,便牵引着袁清漪脖子上的冥阴水土佩,缓缓落在了温邢手中。

“只是寻常的护魂之玉?”

发现手中冥阴水土佩并不蕴含任何九品道法的因果后,温邢顿时嫌弃的将其扔在地上,只听咔的一声脆响,旋即那玉佩便碎裂成两截……

“坏人,你凭什么毁我娘的玉佩?”

苏安溪见母亲戴在脖子上的玉佩被毁,她心中也有些不高兴。自她记事起,。。。。。。

赵哲站在屋顶,望着远方连成片的灯火,没有说话。夜风掀起他衣角,像某种无声的召唤。第十盏灯在他手中亮起的瞬间,仿佛有股电流顺着指尖窜上脊背??不是痛,而是一种久违的、活着的知觉。他低头看着那颗蓝色弹珠灯,外壳温润,电池微热,像是被体温唤醒了沉睡多年的魂魄。

“你真的相信光吗?”周默不知何时走了上来,手里抱着一台改装过的信号中继器,脸上还带着熬夜后的青黑,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我不信。”赵哲轻声说,“但我信声音。光会骗人,可声音不会。它藏不住颤抖,也藏不住真心。”

周默笑了,把设备架在屋檐边沿。“那就让我们的声音,变成光。”

他们没再说话。数据流已经开始在全国网络底层悄然扩散,像一场静默的潮汐。每一段共听录音都被重新编码,嵌入特定频率的声波脉冲,通过广播、Wi-Fi、甚至老旧的电话线路传播出去。“回声根”协议正在苏醒,那些曾被封锁的记忆档案如冰层下的暗河,一寸寸破冰而出。

清晨六点十七分,第一则新闻爆了出来。

某地方电视台的早间栏目突然中断播报,屏幕闪烁数秒后,播放出一段模糊的家庭录像:一个年轻女孩坐在病床上,眼神空洞地背诵着“康复宣言”,可当镜头移开的一刹那,她猛然转头,嘴唇微动:“哥,如果你听到这个,请相信我没变坏。我只是……太想回家了。”

画面戛然而止,紧接着跳出一行字:

>“我们不是疯子。我们只是还记得。”

全网哗然。

不到十分钟,这段视频已被转发千万次。无数人认出了她??林小芸,那个在社交媒体上被称为“情绪暴走典型”的少女,官方通报里早已“自愿接受长期心理干预”的失踪者。而现在,她用自己的声音告诉世界:我还活着,我清醒着,我没有屈服。

各大社交平台陷入疯狂。#听见真相#、#找回名字#、#我不是异常#等话题迅速霸榜热搜前十,评论区被一条条真实经历填满:

>“我爸因为悼念车祸去世的儿子,被单位送去‘情绪疏导中心’,回来后再也不提哥哥的名字了。”

>“我妹妹高二那年抑郁休学,清音办的人上门评估,说她‘存在持续性负面情绪输出风险’,强制送医三个月,出来后整个人像换了芯。”

>“我妈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别把我忘得太快’,可现在家里没人敢提她,怕触发‘悲伤记忆上报机制’。”

这些话语如同细小的裂痕,在看似平静的社会表面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录制自己的“共听片段”??有人对着手机哭诉失去孩子的痛苦,有人讲述亲人被带走那天的暴雨和铁门关闭的声音,还有人只是反复念着一句:“我记得,所以我存在。”

听见馆的数据服务器几乎瘫痪。周默不得不启用备用链路,并将部分流量导向民间志愿者搭建的去中心化节点网络。他在终端前敲下最后一行代码,抬头对赵哲说:“我们不再是孤岛了。全国至少有两百个自发组织的听见站点正在同步转播你的第十段录音。有人用老式收音机播,有人拿车载音响放,甚至有个退休教师在学校礼堂架起了投影仪,让整条街的人都能听见。”

赵哲点点头,目光落在地下室那卷泛黄的手稿上。他已经连续三天没合眼,可大脑却异常清明。他知道,这场战争的本质从来不是对抗某个机构,而是争夺一种权利??**记住的权利**。

中午时分,朵朵又来了。

她今天穿了一件红色的小裙子,怀里依旧抱着那只旧布偶熊。她走到铜铃下,踮起脚尖,轻轻拉了一下绳子。铃声响起,清脆悠远。

“叔叔,”她仰头看着赵哲,“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好不好?”

赵哲蹲下来,认真点头。

“从前有个小男孩,他妈妈死了,爸爸也不要他。他一个人住在山洞里,每天吃野果子,睡石头缝。有一天,一只乌鸦飞来说:‘你想不想知道你是谁?’男孩说想。乌鸦就带他穿过迷雾,走过火海,最后来到一座发光的房子。房子里有很多人,都在说话,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喊妈妈。乌鸦说:‘这些人都是你丢掉的声音。只要你愿意听,它们就会回来。’然后男孩哭了,因为他终于听见了自己的心跳。”

她说完,静静地看着赵哲。

赵哲喉咙发紧,半晌才问:“这故事……谁教你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