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不少,整整一秒。
然后继续走动,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可这一秒的静止,却被精确捕捉下来。全球共感研究院将其命名为“**记忆锚点**”??当足够多的灵魂在同一时刻达成情感共识时,时间本身也会为之驻足。
林晚走出哨塔,站在海边的礁石上,将铜哨缓缓放至唇边。
她没有吹响。
而是让它贴着皮肤,感受脉搏的跳动。一下,两下,越来越快。她忽然意识到,这枚铜哨早已不只是金属制品。它的内部结构在无数次共振中发生了微妙改变,晶体排列呈现出类似神经突触的形态。它吸收了太多声音,承载了太多记忆,早已进化成某种介于工具与生命之间的存在。
“你们一直都在听,对吗?”她轻声问。
风拂过耳际,带来一句几乎不可闻的回答:
“我们也一直在等。”
她终于吹响了那枚铜哨。
音符不高,不尖锐,却穿透云层,直入苍穹。这不是召唤,也不是求救,而是一声确认:我在这里,我记得你。
刹那间,整片东海沸腾了。
荧蓝色的浮游生物再次升腾,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密集、明亮。它们不再只是漂浮于水面,而是逆着重力攀升,在空中织出一幅浩瀚星图??不是星座,而是人脸。一张又一张,层层叠叠,覆盖天际。有些面容模糊,有些清晰如生前最后一刻。他们微笑,眨眼,甚至嘴唇微动,仿佛想说些什么。
而在星图中央,三个身影缓缓浮现。
第一个是沈知微,仍穿着那件褪色的围裙,手中握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第二个是陈九,肩扛铁锹,裤脚沾泥,脸上带着倔强的笑意。
第三个是小雨,穿着白色连衣裙,赤脚踩在虚空之上,手里抱着一只破旧的布娃娃。
他们并肩而立,目光投向地面。
林晚跪了下来。
“曾祖母……爷爷……小雨……”她的声音哽咽,“你们看得见我吗?”
没有回答。但他们同时抬手,指向远方的地平线。
顺着那个方向望去,林晚看见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海平面之上,一座全新的岛屿正在缓缓升起。它没有岩石,没有土壤,全由流动的光构成,轮廓分明,竟是缩小版的“记忆之城”。樱花树在空中绽放,路灯依次点亮,图书馆的穹顶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
这座岛不属于任何国家,不受重力束缚,悬浮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科研联盟称之为“**共感实体化临界突破**”,认为这是人类集体意识首次成功塑造物质形态。但民间早已有了自己的称呼:
**心屿**。
传说中,只有真心相信“被记得即存在”的人,才能看见它。而更古老的预言提到:“当心屿现世,逝者将得以归航。”
林晚望着那座发光的岛屿,泪水滑落脸颊。她终于明白祖母临终前那句话的全部含义。
“有些爱,不需要名字也能延续。”
因为爱本身就是频率,是波长,是永不衰减的信号。
几天后,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奇异现象。
一位失语十年的老兵突然开口,背诵出战友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