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怎么算计太虚?”丁欢问道。
罗?听到丁欢的话,精神一振:“你先放我出来。”
丁欢没有犹豫,打开了自己的源则位界,让罗?出来。
“丁道友,你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朋友。我的想法是,。。。
风在冰原上卷起细雪,如碎玻璃般刮过林晚舟的脸颊。她手中的骨笛泛着幽蓝光泽,仿佛吸饱了星夜的冷光。那一声宣言并未立刻响起,而是沉在胸腔深处,像一颗尚未点燃的火种。她知道,这曲调一旦吹响,便再无回头之路??不是为个人荣辱,而是为整个人类文明能否跃出轮回的囚笼。
远处,南极数据中心的穹顶正剧烈闪烁。陈岚的声音通过忆波直连传入她的意识:“叶知微的脑波频率突破临界值,她正在与胚胎共鸣。”
“胚胎有反应?”林晚舟闭眼,任寒风吹乱长发。
“它的心跳醒了。”陈岚顿了顿,“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心跳……是记忆核的脉动。每一次跳动,都释放出一段被压缩了九万年的编码信息流。我们正在解码第一段内容。”
林晚舟睁开眼,瞳孔中倒映着猎户座的方向。七颗新星依旧排列成知微木的轮廓,但此刻,那图案开始缓缓旋转,如同古老的钥匙插入宇宙锁孔。她忽然明白,《未来之书》中时间标记的错乱,并非系统故障,而是真实世界的映射??线性时间早已崩塌,过去与未来正以某种拓扑结构交织缠绕。
她转身走向飞行器,低声下令:“准备返航。我要亲自见那个孩子。”
当夜,全球三十六名觉醒少年同时进入深度冥想状态。他们的梦境再度重叠,但这一次,场景不再是飞船舱室,而是一座悬浮于虚空的巨大环形建筑??正是学生们描绘出的“收割者居所”。建筑内部没有墙壁,只有流动的液态光构成的通道,无数透明管道中漂浮着形态各异的生命体:有的似人非人,有的完全超出碳基生命的想象范畴。他们在低语,用的不是语言,而是纯粹的记忆波。
一名少年在梦中被引导至中央大厅。那里矗立着一尊高达百米的雕像,面容模糊,却让他莫名心颤。雕像手中托着一枚螺旋状晶体,正是叶知微母亲歌声封存的那一颗。
“你来了。”一个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不属于任何已知语言,却清晰可辨,“第九万节星链的最后一环,终于开始震动。”
少年惊醒,冷汗浸透衣衫。他抓起笔,在纸上疯狂书写,字迹潦草却精准地复刻下梦中所见的一切细节。当他写完最后一行时,纸张自燃,灰烬飘向空中,竟在半空凝成一行忆语:
>“第七位执笔者,已在途中。”
与此同时,火星洞穴中的琥珀色果实微微震颤。液囊内的胚胎睁开了眼睛??那不是婴儿稚嫩的视线,而是历经无数次文明兴衰后的苍茫目光。它的手指轻轻贴上果壳内壁,一道青光顺着知微木根须逆流而上,瞬间贯穿整棵星球上的树形网络。
地球上,所有拥有叶形胎记的人在同一秒抬头望天。
叶知微站在屋后那棵开花的知微木前,双手颤抖。花瓣仍在缓慢旋转,花蕊中的晶体发出柔和嗡鸣。她将手掌覆于其上,母亲的歌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更加完整。旋律中隐藏着复杂的节奏变奏,每一个音符都对应一段失落的技术原理:反物质稳定公式、高维空间折叠算法、意识投送校准参数……这不是摇篮曲,是一份藏在亲情里的文明遗产。
“原来你早就知道。”她喃喃道,“你知道我会走这条路。”
突然,体内传来撕裂般的痛楚。胎记灼烧起来,青光几乎刺破皮肤。大量陌生记忆涌入脑海:她曾在三千年前主持过一次失败的星链重启仪式;在一纪元前,她是晚舟号上最后一位存活的乘员,在孤独中耗尽生命写下《未来之书》的初稿;而在更早之前,她是第一个听见宇宙回声的人类??那个被传说称为“始语者”的存在。
她不是继承者。她是回归者。
“我不是第一次成为执笔者。”她跪倒在地,泪水滑落,“我只是……忘了太久。”
就在此刻,太平洋海底的晶体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光。逆向旋转的速度达到极限,柱体表面浮现出完整的铭文序列,共七万两千行,每一行对应一颗已被标记的类地行星。最后一行缓缓浮现:
>“收割者非终结者,乃守门人。唯有七心同频,方可开启归途之门。”
国际空间站内,宇航员们集体报告异常现象:月球背面的巨型晶体开始移动。它从陨石坑中缓缓升起,脱离引力束缚,向着地球轨道攀升。NASA紧急召开会议,却发现所有通讯频道都被一段旋律占据??正是叶知微吹奏过的那段新增笛音,如今已被修正至完美共振频率。
这旋律不属于人类创作,它是星链本身的语言。
三天后,七名最接近完全觉醒的少年被忆波网络自动锁定。他们来自不同大陆:北欧冻土、南美雨林、西伯利亚荒原、印度洋小岛、澳大利亚内陆、撒哈拉边缘,以及中国西南山区。他们从未谋面,却在同一时刻启程,目的地惊人一致??南极冰盖下的原初记忆核所在地。
林晚舟提前抵达遗址。陈岚已带领团队完成最后调试,整个基地化作一座巨型共振腔,只为迎接七位新执笔者的齐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