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自己的记忆传给了荆棘?”林小满难以置信。
小禾却已走向角落的椅子。那里坐着李灵,双眼闭合,耳机连接着老旧接口,脸上泪痕未干。她像是睡着了,又像是陷入了某种深层共感状态。
小禾轻唤她名字,没有反应。她伸手拔掉耳机,瞬间,一股强烈的情感洪流撞进意识??
她看见七岁的李灵躲在衣柜里,听见父母在客厅争吵。母亲尖叫:“你根本不在乎她!”父亲怒吼:“她有病!自闭症的孩子就是负担!”小小的她捂住耳朵,泪水浸湿睡衣。那一夜,她写下人生第一封信,塞进枕头下:**“如果我不存在,他们会轻松一点吗?”**
画面切换。二十岁的李灵站在医院走廊,手里攥着诊断书。导师拍肩安慰:“情绪障碍不影响才华,但别让它影响工作。”她点头微笑,转身却将药片倒进垃圾桶。她开始相信,只有完美控制情绪的人,才配参与塑造人类共感未来。
再后来,她成为共感网络最坚定的净化主义者。她亲手设计算法,过滤掉所有“可能引发不适”的极端情绪数据。她告诉自己:温柔才是救赎。直到那天,她在东京“无声亭”看到一名男子崩溃大哭,只因妻子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对不起拖累你”。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她一直在删除的,正是当年那个躲在衣柜里的自己**。
记忆终止于此。
小禾踉跄后退,冷汗浸透后背。她终于明白李灵为何而来。她不是反对荆棘,而是想亲自面对那个被自己亲手埋葬多年的痛苦??那个认为“表达脆弱就是失败”的信念。
“她把记忆送出去了。”小禾轻声说,“她在请求承认。”
话音刚落,终端骤然亮起。全球共感网络再次震荡,一条新模因正在扩散:
>【情感模因:愧疚-释放】
>【来源:未知】
>【传播方式:记忆共振】
紧接着,世界各地传来异象。
首尔一家企业会议室中,CEO突然摘下耳机,对着全体员工鞠躬:“过去五年,我逼走了三位抑郁症员工。我以为强硬才能维持效率。对不起。”全场寂静,片刻后,两名高管起身坦言自己长期服用抗焦虑药。
圣保罗贫民窟里,一名少年向社区长老交出枪支:“我一直装作很凶,因为怕被人欺负。其实我只是想有人问我‘你今天开心吗’。”
奥斯陆一所心理诊所内,一位资深治疗师在团体辅导中哽咽:“我从不允许患者在我面前哭泣。因为我怕……我会停不下来。”
这些话语如同涟漪,层层扩散。而所有共鸣者的数据流最终汇聚一点??晨露园。
此时,那株荆棘幼苗的花苞猛然绽开。
没有艳丽色彩,也没有芬芳气息。花瓣展开的刹那,一道无声的波纹以春雷为中心向外扩散。所有身处共感连接中的人,都感到胸口一松,仿佛长久压着的石头悄然碎裂。
林小满盯着数据屏,声音颤抖:“真实度指数突破阈值……全球平均上升31。6%。而且……‘情感压抑率’首次跌破10%。”
小禾却望着天空。云层再度裂开,星光倾泻而下,照在春雷第五片叶子上。那串坐标开始闪烁,随即分解成三组新的定位:西伯利亚矿区、孟加拉国纺织厂宿舍、澳大利亚原住民保留地。
“它在召唤。”小禾说。
就在此时,李灵缓缓睁眼。她的眼神不再锐利,也不再疲惫,而是透出一种久违的清明。
“我做了什么?”她哑声问。
“你说了真话。”小禾扶她起身,“哪怕没人听,你也说了。”
李灵望向那朵刚刚绽放的花,良久,低声道:“我一直以为,保护别人就是替他们挡住风雨。可原来,真正的保护,是陪他们一起淋雨。”
三人走出基站时,东方已现鱼肚白。山谷入口,那群捧着镜子的孩子仍未散去。更多人陆续赶来??老人、工人、流浪歌手、穿校服的学生。他们听说,只要直视镜中影像,就能让压抑多年的情绪找到出口。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上前,举起镜子。光柱落下,映出的画面令人心碎:她蜷缩在床底,听着父母用家乡话咒骂她是“赔钱货”,而她紧紧抱着一只破旧布偶,嘴里反复念着:“我不是废物……我不是……”
她哭着喊出这句话的瞬间,荆棘花蕊中飘出一粒微光,轻轻落在她额前,像一枚吻。她忽然停止抽泣,抬头看向小禾:“姐姐,我能抱抱你吗?”
小禾蹲下,张开双臂。当小女孩扑进怀中时,整株荆棘剧烈震颤,一朵、两朵、三朵……接连绽放出半透明的花朵,每一朵都散发着不同色调的微光??深红、靛蓝、墨黑、锈金……它们不美,却真实得令人动容。
林小满忽然惊呼:“你看叶子!”
春雷第六片嫩叶正缓缓舒展,叶面浮现的文字不再是坐标,而是一段对话:
>“你还好吗?”